中國無人機及零組件存在國安隱憂,歐洲國家逐漸意識到其風險。據報德國希望降低對中國無人機及零組件的依賴,在思考替代方案,把目光投向台灣,正考慮向台灣採購無人機與關鍵零件。

據德國之聲報道說,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由於中共與俄羅斯關係密切,促使歐洲積極追求國防自主,試圖自行生產武器和無人機。德國前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曾經提到,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已認識到,中國在網絡安全和無人機領域構成「風險」。

報道引述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情報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研究員Verena Jackson的說法提到,雖然目前中國約佔全球產量的70%至80%,但台灣正成為供應鏈中的「新星」。

台產品「完全不含中國成份」具吸引力

報道指出,自2022年以來,台灣擴大發展本土無人機產業,建造不受中國影響的「非紅色」供應鏈。

Verena Jackson指出,雖然德國大型企業長期與中國供應商合作,但德國無人機產業正在壯大當中,許多新創企業更傾向與台灣合作。

據國科會旗下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的國家安全計劃副主任張紘綸表示:「台灣試圖做到產品完全不含中國成份,這對歐洲合作夥伴來說具吸引力。」

另外,據DSET報告,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歐洲已超越美國,成為台灣無人機的主要出口市場;報道說,台灣目前的無人機年產能僅8千至1萬架,但目標在2028年前,將年產能提高至18萬架無人機。

首要任務:提升無人機網絡安全性

DSET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研究計劃政策分析師方怡然指出,當前首要任務是依照美國無人機系統(UAS)安全計劃,提升台灣無人機的網絡安全性,這將有助於打開歐洲市場。Verena Jackson表示,一旦美國與台灣在無人機領域加強合作,德國企業勢必會跟進。

不只德國,台灣與其它歐洲國家展開在無人機領域上的合作,在2日台灣的無人機產業聚落「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等單位與波蘭的無人機廠商FC Auto System公司簽署MOU(合作備忘錄),以共同合作發展無人機。

嘉義縣經濟發展處說,FC Auto System為波蘭特種車輛改裝與無人機整合領導廠商,所開發的AeroNest系統具備自動起降、自主巡航與快速換電功能,廣泛應用於邊境巡邏與智慧監控,這次簽署的MOU,可幫助亞創中心進駐廠商深化在資安模組、無人機載具、車電應用等領域的技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