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不良率大於淨息差,二者出現「倒掛」現象。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銀行的淨息差可能難以覆蓋三項成本,行業迎來重要拐點。
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86%,淨息差僅為1.58%。而山西榆次農商行2024年不良率高達34%,淨息差為-0.53%,淨利息收入-0.96億元,連續兩年虧損。
不良率與淨息差「倒掛」中國銀行業迎來拐點
近日中共國家監管總局發布的「2025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顯示,銀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由2024年四季度的1.50%上升至1.51%。同期,銀行業淨息差由2024年四季度的1.52%下降至1.43%。不良率和淨息差水平出現「倒掛」。
通常銀行的淨息差需要覆蓋3項成本,信用成本、營運成本以及資本成本。信用成本包括壞賬損失、機會成本和管理成本;資本成本包括銀行支付的利息等。
6月25日,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公開表示,今年一季度是一個重要拐點。銀行業不良率和淨息差水平出現「倒掛」,意味著銀行的淨息差可能難以覆蓋三項成本,這將對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根據中共央行指導下成立的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構發布的《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商業銀行淨息差在1.8%(含)以上方為「合理區間」。但2025年一季度的淨息差已遠遠低於1.8%。2023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淨息差為1.74%,首次跌至1.8%的「警戒線」之下。
《濟南日報》旗下的「新黃河」分析,銀行業的息差「保衛戰」始終激烈,眾多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當前銀行息差持續收窄,主要歸咎於人民幣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存量按揭利率調整,以及存款定期化等因素。
5月20日,中共央行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和5年期LPR同時下降10個基點(BP)。同日,國有六大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一年期定存利率集體跌破1%,此後「存款減息」從大行迅速傳導至中小銀行。
需要指出的是,不良率和淨息差「倒掛」並不意味著銀行入不敷出。
首先,不良貸款是指五級信貸分類中的後三項「次級,可疑,損失」,對應的最低減值計提比例分別為20%,50%,100%,也就是不良貸款並不意味著都是銀行的損失。
而且,不良率是一個長時間累積的指標,不良率高只能說明這家銀行過去在中期內的資產質量不佳。淨息差是一個短期階段數據,通常只是對應一個季度或一年。
此外,銀行除了利息收入外還有非利息收入,特別是其中的手續費收入,基本上是不需要承擔風險就可以獲取的。
農商行成重災區 榆次農商行不良率高達34%
中共監管總局發布的一季度銀行業監管指標還顯示,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86%,淨息差僅為1.58%,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79%,淨息差為1.37%,都出現「倒掛」現象。
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2%,淨息差為1.33%;股份制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3%,淨息差為1.56%。民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6%,淨息差為3.95%。
界面新聞6月20日報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發布報告,決定將山西榆次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BB調降至BB-。
報告稱,2024年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較年初大幅增加10.97億元至37.56億元,不良率也較年初上升11.51個百分點至34.43%,
2024年榆次農商行淨息差為-0.53%,淨利息收入-0.96億元。該行已連續兩年虧損,2024年淨虧損達2.06億元,同比增虧1.08億元。
淨息差收窄 多家銀行上調手續費
在淨息差收窄的前提下,僅僅依靠存貸款利差維持利潤增速已經不現實。近日,多家中小銀行以及國有大行密集發出通知,對資信業務、銀行卡年費、ATM取現等業務手續費進行上調或新增收費。
蘇州銀行近日發布一則服務收費事項公告稱,自今年9月10日起,金卡「免年費」,白金卡年費為588元/卡/年。
廬江農商行也公告將自今年9月1日起,以3.3元/筆的價格收取扣賬卡ATM跨行取現(異地、同城)手續費。
今年6月10日起,中國銀行也已開始執行新的服務價目表,其中涉及多項信用卡服務手續費調整,包括取消了原結算服務中「長城環球通系列產品櫃枱、自助渠道本行本地取現免費」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