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魷魚遊戲》第三季上架,正值《大白鯊》50周年大肆宣傳。值得比較一下。

1975年,《大白鯊》上畫,石破天驚,直到今日,還是很多影迷的一生中最愛,經典地位歷久不衰。按照同樣邏輯,《魷魚遊戲》的第二季與第三季雖然一致劣評,放心,應該不會動搖到第一季的評價。《大白鯊》上畫後,12年之間,共有三套續集面世,三套的評價也跟《魷魚遊戲》第二季和第三季一樣慘不忍睹。

關鍵差異在於《大白鯊》很聰明地跟其它後續切割,有種明哲保身的味道。話說,Steven Spielberg費盡心力炮製出《大白鯊》之後,聲價百倍,不屑食老本,也很快已經投入在《第三類接觸》的外星人懷抱。電影公司眼見手上有懂生金蛋的雞,無理由白白浪費,於是找來其他導演接手。無論找來哪一位,也沒有辧法跟Steven Spielberg相提並論。很多人說服到自己,《大白鯊》從來只有一套,Stevne Spielberg執導的一套。

《魷魚遊戲》很難產生類似的效果。第一季的成功,功勞全在編劇與導演黃東赫。他不是Steven Spielberg,沒有見好即收,把品牌交給其他人延續發展。相反,明刀明槍承認第一季賺了名氣但賺不到實利,所以一定要親自落場炮製續集,收取應有的酬勞。同一個人主理,觀眾很難說《魷魚遊戲》的爛尾是基於其他人為因素。《權力遊戲》爛尾,尚且可以把責任推到原作者George R.R. Martin的停筆,《魷魚遊戲》爛尾,是連一個藉口也沒有。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正正因為有眼光有勇氣有手段,知道甚麼時候應該抽身而退,以Steven Spielberg為例,《大白鯊》之後,又開創了《侏羅紀公園》,拍了頭兩集,便一直退居幕後當監製,把導演一職讓給其他後輩。結果,拍到第七集了,大家還是不停說新不如舊,還是只有頭兩集夠精彩。另一大師手筆是James Cameron,開了《未來戰士》系列,又是拍了頭兩集,便離開,到系列給玩爛,他出山救亡,也要找另一導演作台前代表。救亡成功,固然是自己功勞與本事;萬一救亡失敗,也有個擋箭牌。

這個故事說明甚麼?這個故事說明找接班人背後潛藏極大學問,最好是找到一個看似前途無限的明日之星,但你又肯定他不可能青出於藍。反面教材是《異形》時代的Ridley Scott,如果他在當年有話語權,大概不會答應讓James Cameron接手《異形續集》?如果,黃東赫夠牙力夠心狠手辣,以目前形勢,最佳做法應該是宣布自己製作的《魷魚遊戲》已經告一段落,然後找徒弟呀,粉絲呀,開拍其它的前傳、外傳諸如此類,自己退居顧問之類的角色,進可攻退可守。當然,黃東赫的權力,應該不可能跟Steven Spielberg、James Cameron相提並論。據聞《魷魚遊戲》即將開拍美國版,操刀者竟然是David Fincher,要超越黃東赫的原作,在往後歷史成為更被認可的《魷魚遊戲》,老實說,機會率還真不低。

我們盡說現時創意貧乏,新電影不是翻拍舊作,便是延續,或者開枝散葉,總要把美好的故事拍爛為止。看《大白鯊》當日的遭遇,生意人的思維其實沒有改變過太多。《魷魚遊戲》只不過踏上《大白鯊》同一條死路。破壞既然無法阻止,真正的保育應該是儘快清理門戶呀!◇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