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2025年全面減稅與支出法案(也稱「大而美法案」),從2026年1月1日起將對匯款到海外的公民和非公民收取1%的匯款稅(remittance tax)。這項一度引發爭議的匯款稅在經過兩院調整後,已大幅收縮影響範圍。

美國國際會計事務所PwC指出,最終頒布的匯款稅潛在影響範圍已比眾議院5月版本顯著縮小。除了稅率從5%調降至1%外,此條款還給予來自銀行、證券等帳戶,以及在美國發行的信用卡或扣賬卡匯款豁免。原則上徵收範圍僅限於現金、匯票等匯款方式上。

這意味著,一大部份日常匯款都被剔除在外,不用付匯款稅。

美國註冊會計師Arik Rozen解釋,「至關重要的是,它通常豁免來自銀行賬戶和其它金融機構的轉賬,以及由美國發行的扣賬卡或信用卡資助的轉賬。」

為何匯款稅引發如此大的關注

首先,這是美國聯邦政府首次對個人轉賬徵收匯款稅,主要是針對移民從美國寄回國內的資金。

這項規定在眾議院的版本僅適用於所有非美國公民,包括綠卡持有者、持有H-1B或H-2A等臨時簽證的人士以及外國學生。參議院版本則統一調整為公民和非公民一起。

英國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ODI Global)表示,這類匯款金額是美國外國援助總額的三到四倍:2023年,從美國匯向全球南方國家的匯款估計達到6,560億美元,而同期的外國援助總額約為2,240億美元。

他們的研究說,新匯款稅將適用於約2,300萬綠卡持有者、1,400萬非移民簽證持有者和1,200萬非法移民,並可能導致匯款下降約1.6%。

另外一項研究發現,新匯款稅可能會大幅減少向美國輸送移民的國家的匯款,其中墨西哥將面臨最大的衝擊。其它受影響嚴重的國家包括印度、菲律賓、中國以及危地馬拉、多米尼加共和國和薩爾瓦多。

印媒紛紛關注匯款稅和投資建議

印度媒體《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道說,The Guardians Real Estate Advisory聯合創始人奈克(Ram Naik)表示,根據美國的新法律,過去大多數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的匯款渠道都繼續免稅,所以在美印度居民跟過去一樣可以正常進行交易,而無需擔心直接的稅務影響。

印度媒體《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刊登了稅務行政總裁達斯古普塔(Rajarshi Dasgupta)舉的例子,「如果你給在印度的父母匯款1,160美元(約合10萬盧比),你可能需要多繳納11.6美元(1,000盧比)稅款。」

「這筆錢將由匯款提供商(無論是西聯匯款、速匯金還是其它銀行)收取,並每季度上繳給美國政府。」他說。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4年印度收到的國際匯款總額達1,290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其中近30%來自美國。

但是對匯款金額高或定期匯款的人士而言,可能需要從長計議。

「雖然1%的匯款費不高,但它為跨境現金轉賬增加了新的成本考慮。而且儘管美國銀行和銀行卡匯款仍然免稅,但進行高額或定期匯款的非居民印度人(NRI)可能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財務計劃。」奈克說。

他建議,在美國的非公民人士可以考慮重組投資組合,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安排大額匯款,並聘請稅務專業人士,以確保投資計劃符合新法規。

中文媒體也關注匯款稅

台灣媒體鉅亨網報道說,PwC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表示,擁有美國籍、稅務居民身份的台灣人無須擔心自2026起會顯著增加納稅,因為《大而美法案》中有提供一些新增的減稅措施。

蘇宥人提醒,因美國的法案篇幅接近900頁,其中財稅措施也至少有200多頁,有一定的複雜度,建議赴美投資的台灣企業,以及有美國身份的台灣人,儘早諮詢專業稅務顧問,以更進一步了解法案的具體影響。

美國傑世律師事務所(JAS LAW, LLP)管理合夥人陳雅芬律師告訴《大紀元》,華人是美國國際匯款主要群體之一,2024年中國預計接收480億美元匯款,位列全球第三。

她提醒說,部份華人可能會因為匯款稅減少匯款頻率,或轉向加密貨幣、私人換匯等非正式渠道,但這些方式風險可能太高,而且可能遭遇地下錢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