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周一(7月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日本實質工資較去年同期下降2.9%,創下自2023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這已是實質工資連續第五個月負增長,顯示薪資增幅持續落後於物價上漲,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每月勤勞統計調查」速報(PDF)指出,包括基本薪資與加班費在內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義工資)為每人平均30萬141日圓,比去年同期增加1.0%,實現連續第41個月正增長。

不過,扣除了自有住宅假想租金的綜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4.0%,使實質工資指數下降至82.8點,年減2.9%。

實質工資下降意味著即使名義薪資有所提升,但實際購買力仍因物價漲幅更大而減弱。

厚生勞動省指出,基本薪資雖持續穩定增長,但紅利等特別支付項目的大幅波動,加上稻米和其它食品價格持續攀升,推高了整體生活成本,是造成實質工資下滑的主因。

紅利等特別支付年減18.7%

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若以規模30人以上的企業來計算,5月現金薪資總額為33萬5,164日圓,年增0.3%,已連續51個月正增長。相較之下,規模5人以上整體企業的平均薪資為30萬141日圓,年增1.0%,增幅略高於大企業。這表明,中小企業薪資較低,但近期增幅相對較快。

勞工整體基本薪資為26萬8,177日圓,年增2.1%,連續43個月上升。

不過,特別支付(包括紅利、獎金與其他一次性支付)顯著下降至1萬2,595日圓,年減18.7%,是拖累5月整體工資表現的主因。

此外,5月一般勞動者(正職員工)的平均現金薪資為38萬4,696日圓,年增1.1%,基本薪資增長2.5%。兼職勞動者的時薪則為1,382日圓,年增4.0%。

官員:勞資談判效應尚未全面反映

根據日本工會統計,日本企業在今年的春季薪資談判(春鬥)中同意,將工資平均提高5.25%,這是連續第二年實現超過5%的年增長,並創下34年來最高水平,但厚生勞動省官員指出,這一漲薪成果尚未全面反映在5月的工資統計中。

厚生勞動省還表示,許多受調查的企業規模較小,並未設有工會,實際加薪步伐相對大型企業更為緩慢。

此外,由於夏季獎金通常集中在6月發放,部份企業的這部份支出尚未體現在5月數據中。

厚生勞動省官員指出,未來實質工資能否回升,將取決於6月獎金支付情況及物價走勢,當局將持續密切關注。

儘管5月實質工資持續下滑,但日本家庭支出同月卻出現近三年來最快增長,為消費市場帶來一線希望。

路透社指出,工資走勢已成為日本銀行(BOJ)判斷未來是否加息的核心指標之一。實質工資若無法轉正,可能影響消費復甦與物價穩定,進一步影響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步調。

此外,報道提到,美國即將對日本出口商品加徵關稅,這一不確定因素可能壓縮企業利潤,進一步影響薪資增長前景,為日本經濟復甦增添變數。#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