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頒布《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以來,已經有幾十家中國公司從美國交易所退市。專家指出,它們是為了逃避美國市場監管而離開。自從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根據《法案》逼迫中共交出審計底稿之後,他們發現中國公司存在許多嚴重違規之處。

根據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自2019年以來,已有八十多家中國公司從美國交易所退市。目前,約有275家中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的股票市值不到2%。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艾拉‧雷納特創業金融學教授阿米胡德 (Yakov Amihud) 告訴《大紀元》,他認為中國公司從美國退市是因為想要逃避美國市場監管的負擔,包括資訊揭露、透明度、審計、合規、公司治理方面。

「眾所周知,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資訊揭露和透明度的要求通常比中國更高,特別是在範圍、執行和一致性方面。」

阿米胡德的研究包括公司財務政策評估、併購、首次公開發行、公司管理者目標、股利政策以及法律和金融。他曾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其它證券市場提供諮詢服務。

阿米胡德表示:「我注意到,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障礙之一是美國的要求更高。而且眾所周知,那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它們的訊息披露和流動性等方面都有所改善,所以這有好處,但也有成本。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承擔這個成本。」

從美國退市的八十多家中國公司包括五家大型中共國營企業——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它們在2022年八月表示,將自願從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退市。

它們退市的原因是不願遵守美國法規。中共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它們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CAOB) 共享審計數據。

中國公司渴望進入世界最大資本市場

過去幾十年來,有近兩百家中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等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等大型知名公司。 這些公司尋求在美國上市,以進入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市場並獲得國際認可。

阿米胡德說,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通過美國存託憑證(ADRs)以美元交易股票,增加了投資者基礎,提高了需求,對於公司來說,也有望提升價格。此外,還增加了流動性。

「流動性有很大的價值。如果股票流動性更好,可以更容易地交易,股票的價值就更高。我的研究和其他人的研究都表明了這一點。最後,一些公司特意去美國上市,以表明他們願意遵守更嚴格的法規。他們希望投資者會因此更喜歡他們。所以這就是(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原因。」

中概股欺詐案頻發

然而,中概股多次曝出欺詐案,讓美國投資者蒙受損失。

2010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公司金融和執法部門開始對通過「反向併購」在美國上市的小型中國公司展開廣泛調查。在反向併購中,一家中國公司被一家美國空殼公司收購。

美國空殼公司是指已在美國公開交易所進行股票交易,但不經營業務或擁有資產的公司。中國公司與空殼公司合併。這樣,中國公司便可在美國上市,而無需經過首次公開招股 (IPO) 的監管審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發現許多此類公司存在會計不實行為。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須保存並提交由在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CAOB) 註冊的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表。

SEC 首席會計師表示,數百家通過反向收購 (RTO) 程序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曾使用規模較小、鮮為人知的美國審計公司,而這些公司可能又將審計工作外判給中國本土公司。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2011年2月1日提起訴訟,指控八名個人和三家反向併購公司涉嫌3,300萬美元的欺詐行為,這些公司包括中國數字、環球人力資源和m-Wise。

SEC指控被告參與了抬高證券價格和交易量的陰謀,通過虛假陳述和對公司業務前景的不切實際的描述來引誘投資者進入市場,並推高股價需求。隨後,被告將數百萬股此類證券拋售到市場上,賺取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而毫無戒心的投資者手中持有的股票卻幾乎一文不值。

然而,中共法律卻不允許美國監管機構審查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為中國公司帳本造假大開方便之門。

美國祭出雷霆手段

2020年,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美國頒布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外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計準則,並允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連續兩年不遵守準則的公司摘牌。隨後,SEC和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向中概股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整頓行動。

2021 年 12 月,PCAOB 發布了一份初步裁定報告,稱由於中共政府的立場,其無法對總部位於中國大陸和香港的 PCAOB 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檢查。

2022年3月,SEC因此發布了一份可能將被摘牌的中國公司名單,並滾動更新,數量多達一百多家,包括瑞幸咖啡、拼多多、攜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京東、中國移動、愛奇藝、百度和搜狐等公司。

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2022年8月,中共證監會和財政部跟PCAOB簽署了《議定書聲明》,同意向美國交出審計底稿。2022 年 12 月,PCAOB因為得以全面訪問會計文件而撤銷了其初步裁定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也緊隨其後,承認目前沒有任何中國公司面臨交易禁令的風險。中概股的摘牌危機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在隨後兩年的檢查當中,PCAOB發現中國公司和為其服務的審計公司存在嚴重問題。

美國監管機構查出嚴重問題

2023年5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公布了其在2022年檢查的兩家事務​​所——中國大陸的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和香港的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報告。

正如PCAOB所懷疑的那樣,它們存在大量缺陷,包括歸類為IA的缺陷。IA被定義為嚴重缺陷,其含義是,事務所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未獲取充份、適當的審計證據來支持其對發行人財務報表及/或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意見;或在其並非主審計師的審計中,未獲取充份、適當的審計證據來履行其審計職責的目標。

根據檢查報告,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曾擔任30家美國上市審計客戶的主審計師,並參與了其它77家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其中,PCAOB挑選了4家公司進行檢查,結果均被認定存在IA類缺陷。

香港羅兵咸永道曾擔任三家美國上市審計客戶的主審計師,並參與了另外27家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PCAOB從中挑選了四家公司進行檢查,其中三家被認定存在IA類缺陷。

隨著特朗普第二次擔任美國總統,他繼續對中概股進行狙擊。

懼怕嚴格監管 中概股逃離美國

今年二月,特朗普政府發布《美國優先投資計劃備忘錄》,要求官員確定中國公司是否遵守美國審計準則,並調查這些公司在外國交易所上市所採用的結構。

自那時起,政府官員拒絕排除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採取行動的可能性,財政部長貝森特在4月中旬的一次電視採訪中指出,「一切都在考慮之中」。

面對美國的嚴厲攻勢,中國公司在尋找退路。截至2025年,按市值計算,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中,超過75%的企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HKEX)進行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其中包括曾經在美國創下IPO最高紀錄的阿里巴巴。

然而專家認為,香港無法代替美國。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的執行董事兼股票策略師崔保強(Cameron Chui)對《財富》表示,「這並沒有甚麼好處。香港的流動性與美國不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