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35年,位於金鐘統一中心的名都酒樓宣布將於9月27日結業,酒樓將會按勞工法例遣散員工。有媒體記者今日(8日)致電名都酒樓求證時,有員工證實消息,但結業的具體原因,酒樓員工並不知情。亦有消息指,酒樓面對消費模式改變、經濟環境轉差等因素,東主決定放棄經營酒樓,將物業出售,9月底交吉,而買家為香港科技大學。

根據官方網頁介紹,名都酒樓的巨型禮堂可延開100席,形容是「大型粵菜宴會的不二之選」。酒樓在大堂貼出「光榮結業」的告示,酒樓傳承碩果僅存的點心車,為數代市民服務,接待來自世界各地遊客,並舉辧無數宴會,為客人慶祝在香港珍貴時刻,感謝顧客支持及員工辛勤付出。 

鄧先生:中產走咗,傳統酒樓愈來愈難撐

市民鄧先生雖然住在九龍,但因為聽朋友介紹,偶爾也會過海來名都飲茶。在接受本報訪問時均表示惋惜,「有三十幾年歷史,當然可惜。這種純中式酒樓愈來愈少。」但同時他直言不感到意外,認為香港整體經濟在轉型,中產階層流失,加上租金成本高,「花得起錢的人移民了,外國人又減少,這些有特色的餐廳真的難捱。」他又說,如今愈來愈多小規模、外賣為主的食店冒起,「大酒樓已經不是主流,始終要轉型。」

被問及名都的出品及服務,他表示尚算滿意,認為其成本控制得宜,「這間不會用『預製菜』,因為成本高。沒有利潤,老闆如何賺錢?」

對於本港近年出現的「結業潮」,鄧先生認為,「師傅老了,堅持傳統,但未必有場地發揮」,加上社會轉型,租金昂貴、營商成本高,令不少老字號難以為繼。他估計名都結業原因亦與租金脫不了關係:「業主不減租,你怎樣捱?酒席包酒水五千元一圍其實不貴,交通又方便,但無奈市道疲弱。」

至於有意見指「北上消費潮」導致本地酒樓人流減少,他則認為問題更源於本地經濟:「很多時是自身問題。假日人多,上面(大陸)消費比較便宜,自然有人會去。例如我們夫婦,一個星期一次半次都無所謂,幾百元飲茶不算甚麼。」

最後他感慨:「以前香港有工業,有工作。現在甚麼都沒有,工廈變補習社、跳舞班,甚至劏房,無基礎,如何維持大間酒樓?現在有錢都寧願不做老闆,慢慢搣(花錢)。」

酒樓傳承碩果僅存的點心車。(蔡文昕/大紀元)
酒樓傳承碩果僅存的點心車。(蔡文昕/大紀元)

陳先生:一個月都會來幾次 最欣賞點心傳統

四十多歲的陳先生表示,自己一個月至少會來名都一至兩次,「因為地方夠大,有些傳統推車仔,好鍾意它的點心,例如麻蓉包、雞絲粉卷、啫喱糖,外面好多地方都無。」

他說自己過去在港島居住多年,即使現在搬離,也仍會特地回來飲茶。「服務水準都保持到,午市生意好好,沒想到會結業,不是沒有顧客。」

對於本港餐飲業連環結業潮,他更語帶無奈地說:「從來都未見過香港這麼差的情況,酒樓一間接一間結業,沒見過這麼差。」他認為當前的經營困局並非市民所能解決,「你不應該問我,應該問那些官員。」

Cindy:撐咗二十年 週末行山後指定來飲茶

另一位顧客Cindy表示,自己支持名都已超過二十年,「住九龍,但成日會去灣仔行山,行完山就來這裏飲茶,環境好,點心一人份量剛剛好。」

她直言結業雖可惜,但不太感意外:「2019年前真的整天等位,但疫情之後、移民潮之後、經濟差,真的無人飲晚茶。我有一次來食晚飯,半個廳都無坐滿。」

她認為除了外圍因素外,經營者與業主都要反思,「如果業主不減租,酒樓怎樣生存?現在又北上消費熱,又要限時食飯,大陸又平又不限時,性價比真的差太遠。」

據商舖交易資料顯示,名都酒樓舖位在上月以33.544億元沽出,新買家是香港科技大學。據悉,科大有意將有關單位用作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EMBA)課程的教學中心。@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