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署名為「蝦米媽咪」的兒科醫生披露,甘肅天水多名鉛中毒病童前往上海新華醫院求醫,卻被「勸退」。醫院稱「無法提供床位」,但醫生坦言:「是醫院自己慫,怕惹上事非。」接診的知名兒科血液專家顏崇淮教授,也被禁止接受媒體採訪,並被要求向衛健委提交書面匯報。

圖:甘肅天水多名鉛中毒病童前往上海新華醫院求醫,卻被「勸退」(網絡截圖)。
圖:甘肅天水多名鉛中毒病童前往上海新華醫院求醫,卻被「勸退」(網絡截圖)。

新華醫院並非無力救治,顏教授是兒童鉛中毒防治領域的權威,具備豐富經驗。院方的迴避,顯然不是醫療問題,而是體制性的政治顧慮。

據報道,目前僅有一名病童獲接診,顏教授指出其牙齦已出現鉛線,初步判斷暴露期達三個月。意味著這批病童早已處於嚴重中毒階段,急需干預。

兒童鉛中毒通常反映出長期、大面積的環境污染。在訊息封閉的天水,當地政府至今未就污染源作出明確回應。家長被迫跨省自救,是對地方治理失效、醫療資源失衡的控訴。

更令人不安的是資訊封鎖與噤聲機制。一線醫生不得發聲,媒體無從採訪,社交平台刪除相關話題。事件被迅速定性為「輿情風險」,而非公共危機。這種「維穩壓過救人」的慣性,正是中共治理邏輯的真實寫照。

在中共體制下,公立醫院並非獨立醫療機構,而是嵌入官僚鏈條的組成部份。醫生的專業判斷要服從政治需要,醫院的救治行為也必須「維穩合規」。一旦事件引發關注,地方政府首要目標不是救人,而是「壓事」,不是查因,而是「滅聲」。

顏崇淮教授以及願意發聲的醫務人員,是體制夾縫中的良知。然而在一個將訊息控制凌駕於生命之上的政權下,哪怕是最基本的醫療倫理,也可能被視為「越界」。

天水的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的病不是醫生造成的,也不是媒體放大的,而是系統失責與權力失控的結果。這個體制不容真相、不許監督、不准懷疑,最終連一個鉛中毒病童的治療機會都成了「風險」。

當一個社會連醫生救人都需要層層請示,連兒童求醫都可能成為政治事件,我們必須追問:還有多少底線未被跨越?還有多少悲劇會在沉默中重演?

唯有醫生能自由行醫,媒體能自由發聲,制度能容忍批評,才可能避免下一個「天水」。#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