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個周五晚上,香港尖沙咀區熙熙攘攘,但位於香港頂級旅遊和購物勝地中心地帶的王子牛腩牛雜粉麵專家卻空無一人。顧客們湧向了隔壁新開的和府撈麵,這是一家更時尚、更寬敞的大陸連鎖餐廳,價格也與王子牛腩牛雜粉麵專家相仿。
40多歲的王子牛腩牛雜粉麵專家員工馮女士告訴《日經亞洲》:「自從去年12月他們開業以來,已經搶走了我們一半的生意,因為他們的大陸老闆財力雄厚,可以進行一流的裝修。」
和府撈麵是眾多進軍香港的大陸大陸企業之一。近幾年來,從珍茶飲店和連鎖餐廳,到運動服、電動車和黃金供應商,大陸企業已經進入香港的大街小巷。就連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巴巴也在香港開設了實體店。這些外來者正在重塑這座城市的商業格局,香港越發像一座大陸大都市。
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的數據,2024年,新增中國大陸企業數量首次超過外資企業。共有273家大陸企業進入香港,涵蓋科技和金融服務公司、家族辦公室、旅遊企業和消費品牌等,外資企業數量則為266間。相比之下,2022年,僅有92間大陸企業在香港開設門店,不到外資企業208間的一半。
這些陸企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香港的生態環境——低價快速搶灘市場,逼垮競爭對手的現象更為嚴重。
馮女士在談到與大陸連鎖店的競爭時說:「我不知道我們還能維持多久。我們真的擔心,如果虧損持續下去,我們可能會被迫關門。」
除了小店,大品牌也遭遇同樣的衝擊。中國外賣巨頭美團於2023年藉助其海外品牌Keeta進軍香港,憑藉燒錢折扣策略,迅速成為香港外賣行業的領軍企業,令競爭對手難以匹敵。十年前進入香港的英國平台Deliveroo於2025年3月關閉並撤離香港。
香港獨特性被侵蝕 經濟越發轉向內陸
大陸企業的湧入改變了香港的表面,而背後則是更深層次的政治轉型。自從2019年中共頒布了所謂的《國家安全法》後,這座曾以高度自治為榮的城市越發失去了自由。
尤其是COVID疫情後,尖沙咀旅遊區的空置率飆升。在5月之前,整個零售額已連續14個月下滑。因大陸經濟不景氣,香港依賴的大陸客也已消費降級和減少各項支出。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表示,港府在安全和經濟問題上向北京越發靠攏,沒有動力改變方向。
他指出,香港吸引大陸連鎖店比吸引外地連鎖店容易得多,而且中國知名品牌的入駐也可以幫助提高官員的政治表現。
但是,吳卓殷警告,一旦大陸品牌日益佔據主導地位,反過來可能會侵蝕香港的獨特地位。
「香港能提供哪些與大陸不同的東西?」他反問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