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當局宣布202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整體上調2%,創下歷年最低漲幅。消息一出,網絡評論區怨聲載道。民眾普遍認為,區區2%的漲幅,對廣大農村老人而言,只夠「多買幾個雞蛋」。而更深層次的分析則直指問題核心:這不僅是數字之爭,更是體制內外不公、代際焦慮以及養老金被違規挪用等社會深層矛盾的集中折射。
漲幅「斷崖式」下滑 從10%到2%的十年變遷
根據中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的《關於2025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此次養老金總體上調2%。這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政策,與廣大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該政策一出台,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關於2%的漲幅設定,網上有很多的討論,不少人認為,漲幅比過去低得多。不少網民吐槽,漲的那點退休金不夠去醫院花的錢。
微博會員「財宇宇」表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之所以上調,是因為商品越來越貴,比如買菜、看病,養老金不上調,老人的錢就不夠花,生活水平會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來,中國養老金已實現「21連漲」。然而,漲幅卻呈現「斷崖式」下滑,曲線與GDP、工資增速放緩高度匹配。
以下為往年漲幅:
2016年:漲幅 6.5%
2017年:漲幅 5.5%
2018年:漲幅 5%
2019年:漲幅 5%
2020年:漲幅 5%
2021年:漲幅 4.5%
2022年:漲幅 4%
2023年:漲幅 3.8%
2024年:漲幅 3%
2025年:漲幅 2%
錢從哪裏來?繳錢的年輕一代叫苦不迭
養老金錢從哪來?博主「風流雜談」說,養老金來源於「統籌基金」這個大池子。目前面臨的現實是,出水端擴大:領取養老金的人數日益增多,壽命延長;注水端壓力:年輕一代的數量優勢不再,社會撫養比面臨挑戰。
養老金上漲2%,意味著出水口閥門再次擰大。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年輕人「加大馬力」繳費,即提高繳費基數和比例。這讓本已背負按揭、養娃、996壓力的年輕人感到沉重。他們不禁發出靈魂拷問:「我今天繳的錢養了現在的老人,那等我老了誰來養我?這個池子裏的水還夠嗎?」這種怨言,本質上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切擔憂和對當下壓力的宣洩。
而且奇怪的是,許多在職年輕人的月工資,與家中(大中城市裏)老人的月退休金出現了「倒掛」現象,即年輕人的工資收入反而低於已退休長輩的養老金。年輕一代叫苦不迭,與父母收入「倒掛」,「無奈」於為何我養的不是我父母。
此外,「小鎮做題家」群體(指那些出身於小城鎮或農村,通過刻苦讀書和考試進入名牌大學,並最終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的年輕人)的處境更為不堪。
他們在大城市打拚,雖然繳了很多養老金,但他們覺得自己繳的錢,卻跟老家(縣城或鄉下)領著很少退休金的父母沒有直接關係,也幫不上父母的忙。
微博會員「我本該比任何人都溫柔」直言:「我爹媽哪敢逼我結婚啊,他倆現在還沒老呢就怕我未來不給養老了。兒女不管他倆的話,養老金就100塊錢夠幹甚麼的?在這種馬上要餓死的情況下,傳宗接代親戚面子都是小事。」這段話表明年輕人對未來養老壓力的巨大擔憂,甚至超越了傳統的家庭觀念。
養老金普漲加劇不公 體制內外與城鄉差距的鴻溝
民間爭議的焦點還在於,這種按比例上調的方式,反而拉大了不同群體間的養老金差距。例如農民基礎養老金僅100~300元/月,上調後實際增加2~6元(人民幣,下同),被網民嘲諷「喜提三個雞蛋」;而城市退休人員,特別是基數較高的體制內職工(如上海91歲教師月領9000元),實際增長可達百元以上,足夠「多買一隻雞」或「加個雞腿」。近日,「有的退休老人每月可多買一隻雞,有的可加個雞腿,但更多的城鄉低收入老人,喜提三個雞蛋」的話題上了熱搜。
博主「風流雜談」分析指出,這種分配上的「不公」源於兩方面:
地方操作空間:官方文件「定額調整、掛鈎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模糊定義,給予地方政府在具體執行中「做文章」的空間。他比喻為「中央請客,大家敞開吃,可到了地方,長勺者多舀肥肉,分菜者只澆點湯」,這種分配方式的彈性和潛在的不透明性,極易引發民眾對公平性的猜忌。
根深蒂固的「雙軌制」:中國長期存在的養老「雙軌制」(體制內機關事業單位與體制外企業)導致的巨大養老金差距,是民眾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機關退休的「張大爺」月領1萬元增200元,而工廠退休的「李師傅」月領3000元增60元,原本7000元的差距在「普漲」後反而擴大到7100元,讓體制外的群體感到「心寒」。
這種制度性的不公,正深刻影響著社會的價值取向,導致「考公熱」盛行,年輕人寧願湧向「編制」尋求穩定,而非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經濟中奮鬥。
養老金池子面臨「挪用」黑洞與信任危機
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在一些財政狀況惡化的地方,已出現違規挪用養老金的案例。中共國家審計署近期公布的年度審計報告披露:
去年有13個省份將406.26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及相關民生資金,挪用於「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三保」)支出或償還政府債務。
在25個省份,有2.83萬人通過偽造病歷、篡改檔案等手段,騙領養老金5.19億元。其中,山西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1歲工作、22歲退休」的荒誕案例,通過層層審核,竟違規領取養老金累計69萬元,同時還在新單位工作取酬。
這些怵目驚心的挪用與騙保案例,加劇了年輕人對養老金池子未來是否會「耗盡」(預測2035年可能耗盡)的擔憂。微博會員「不吃辣椒不蘸醬」就表達了普遍心聲:「看到挪用養老金幾百億,我真的非常擔心我交出去的養老金……」這種邏輯矛盾——自己每月繳納高額社保供養他人父母,而自己的父母卻可能僅領取微薄養老金——正在導致年輕人斷繳社保的比例上升,加劇了對體制的不信任。
改革雙軌制才能解根本之憂
博主「風流雜談」總結,養老金上漲2%的政策,牽扯出的是公平焦慮、生存壓力、代際矛盾和身份鴻溝。它像一面三棱鏡,折射出社會轉型期的種種「光怪陸離」:對退休老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對年輕人是「對未來的透支」,對體制內是「錦上添花」,對企業員工和農民則是「杯水車薪」。
他強調,要想真正解決問題,僅在漲幅百分比上做文章已是「揚湯止沸」。關鍵在於如何將養老「雙軌制」併成一條軌道,如何讓養老金的池子能持續蓄水。唯有實現無論身份如何,大家都能在相對公平的體系裏憑貢獻積累晚年保障,人心才能順暢平和,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安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