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涉嫌支援在囚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而被捕的前荃灣區議員陳劍琴,昨日(19日)在Facebook發文指,「有人」突然被要求退出即將公演的舞台劇,其教學工作又因為一封簡體字投訴信被終止。隨後,她在回覆傳媒查詢時確認「有人」即是她本人。
帖文稱指,一個尚有兩星期便公演的舞台劇,因政府場地審查演出名單,劇團被要求換走指定演員,否則部門將用條例拒批本來已批出的場地。最終,陳劍琴被退演。另外一份已開始的教學工作,但因一封不明來歷的簡體字投訴信,突然被終止教學,過程沒有上訴途徑或合理程序。她被解僱。
陳劍琴認為,這兩件事若被「權力一方」淡化為兩宗「個別事件」,牽涉其中的弱勢者只能單打獨鬥地應對種種不合情理的打壓,最後被消失。她質疑,同處於熱鍋裏的人和機構,會否在有意或無意間站到了權力一方,成為加害者或壓迫者;如何在安全及自身利益的考慮之上,避免成為壓迫者,是整個公民社會需要慎思明辨的課題。
陳接受《集誌社》訪問時表示,她原計劃參演的舞台劇將於下星期上演,但之前一直被限制宣傳,不知原因何在;直到上星期,劇團通知她,康文署在審查時得知她參與演出,要求更換演員,否則將依據條例拒絕場地租賃。她回憶上次在康文署場地演出是去年5月,而她去年6月被國安警依「23條」拘捕,但不敢妄自揣測兩者是否有關聯。
同日,她原本在某院校開始兼職教授社會學,卻被通知校方高層收到簡體字投訴信,無法繼續合作。她指出,這類匿名舉報在《國安法》實施後很常見,她不清楚投訴信的具體內容,曾向院校表示不介意公開課程內容,教材也是公開的,但在沒有申訴途徑或正當程序的情況下被終止教學。她形容自己處於被動角色,只能接受通知,感到「無力」與「無言」,慨嘆還能做甚麼。
她認為,儘管公開此事弊多於利,甚至可能進一步縮減演出或教學機會,但她相信不只是自己一個人面對,許多有形或無形被排除於公共空間的人,都在默默承受;若社會繼續配合審查或自我審查,將使公民社會更加分散、更不健康。@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