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歐峰會即將舉行之際,中共宣布解除對德國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的制裁,試圖以此修補與歐盟關係。然而,歐盟對此並未「買帳」,批評聲音持續。

專家分析指出,中共通過「制裁與解禁」的策略難以掩蓋其支持俄羅斯、貿易失衡及人權爭議等核心問題,歐盟對中共動機越發警惕,中歐關係修復前景黯淡。

中共制裁解除遭冷遇 包瑞翰態度強硬

中共近日宣布解除對歐洲議會前議員包瑞翰及其家人的制裁,此舉被視為峰會前的示好姿態。包瑞翰因批評中共人權問題及推動台歐關係,於2021年被列入中共制裁名單,導致中歐投資協定擱淺,雙方關係跌至冰點。

現任台德民間論壇主席的包瑞翰在獲得解除制裁後,在社交媒體社交平台X上嚴厲批評這一做法「遠遠不夠」,質疑為甚麼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等機構和其他個人仍然受到制裁,並直言,北京領導層顯然缺乏政治力量,無法終結這場「荒謬可笑的難堪局面」。

歐洲議會則回應,重申應對中歐關係中的各項挑戰,特別是中國的貿易補貼等不公平措施、歐盟企業在中國經營所受限制,以及當地的人權問題。

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此時解除制裁與其對國際局勢的戰略判斷密切相關。「4月首次解禁恰逢美國關稅計劃推出,中方試圖利用美歐貿易摩擦來構建抗衡美國的聯盟。當前再次解禁是為即將舉行的中歐峰會鋪路,向歐盟遞出橄欖枝。」

吳瑟致進一步分析,過去中方制裁這些歐洲政要主要是為了維護顏面,如今願意解除制裁顯示其已顧不上顏面,面臨的內外壓力巨大。「雖然美中在關稅問題上有階段性共識,但整體關係無法改善,中方只能轉向歐洲尋求突破。」

中歐峰會前景黯淡 議程大幅縮減

7月初,中共外長王毅訪問歐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在布魯塞爾會見王毅時,嚴正要求中共解除稀土出口限制,並警告中國企業和俄羅斯進行敏感交易,不僅削弱對俄制裁,也凸顯中共在國際責任上失職。

即將於7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中歐峰會也面臨多重挑戰。彭博社透露,北京計劃將峰會日程壓縮一半,取消商務峰會及經濟會議,凸顯雙方關係低迷。

更令人關注的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原本希望習近平能夠出席峰會,但這一要求遭到拒絕,習近平將由李強代替出席。這一變化反映出中方對此次峰會的重視程度有限。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告訴《大紀元》,在中歐峰會背景下,歐盟面臨矛盾處境:「一方面認識到中共威脅並提高防範,另一方面又無法完全斷絕經濟往來。特別是在美國對歐盟也徵收關稅的情況下,歐盟需要與中共保持某種互動機制。」

沈明室指出,中方採取了慣用的外交手法:「先製造緊張關係,然後適度釋出善意,試圖讓對方認為中共有真正善意。但這種做法並不完整,相關智庫制裁仍未解除。」

法國《快報》(L’Express)刊文形容即將來臨的中歐峰會為「註定失敗的會議」。

貿易爭端加劇 結構性失衡難解

中歐貿易關係失衡問題正日益嚴重。今年上半年,中共對歐盟的出口增加了7%,而中國從歐盟的進口卻下降了6%。去年,中國向歐盟出口約6060億美元商品,而歐盟對中國的出口僅約2500億美元。

電動車成為雙方貿易爭端的焦點。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45.3%的關稅,而中方則對歐盟白蘭地徵收最高34.9%的反傾銷稅作為報復。更嚴重的是,中方對稀土磁鐵的出口管制給歐洲汽車製造業、航太業、國防工業以及半導體製造商造成重大影響。

吳瑟致認為,歐盟關注的是中國產能過剩導致的不公平競爭,長期對中共貿易行為和人權問題持批評態度。「歐盟近年來也關注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張和台海問題,部份歐洲國家已站在中共對立面。因此歐盟不會在美中間做選擇,而是基於自身利益考慮。」

中共分化歐盟策略受挫 國際影響力下降

實際上,中共並不是真心對歐洲示好。專家分析指出,中方目前採取的主要策略是分化歐盟國家,並聯合歐洲制衡美國。

2024年,習近平訪問法國、塞爾維亞與匈牙利,試圖通過雙邊關係突破歐盟的整體立場。然而,這一戰略效果有限。法國學者指出,北京高估了塞爾維亞與匈牙利的影響力,也錯誤解讀了法國的戰略意圖。

此前,特朗普政府公布對歐盟施以高達30%的關稅,歐盟並未如期於7月14日實施先前公布的報復性關稅,這讓中共想「聯歐抗美」的戰略盤算落空。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對《大紀元》表示,歐盟逐漸意識到,中方的經濟利誘微不足道,其對歐洲根本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危害遠超經貿利益。「各國通過具體事件,越來越看清中共的真實面目。被制裁的歐盟議員不僅為台灣發聲,還關注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暗中支持俄羅斯的行為。」

吳瑟致也注意到中方拉攏歐洲能力的侷限性:「中國疫情後經濟發展不利,對外經濟能力受限,過去的一帶一路、中歐投資合作等項目效果不如預期。中共目前處於非常下風的處境,能夠拉攏歐洲的手段和合作項目越來越有限。」

中歐深層分歧難以彌合 關係修復前景不明

即使在氣候變化這一傳統合作領域,中歐雙方也出現嚴重分歧。據報道,北京多次要求就雙方共同保護氣候承諾發表聲明,但歐盟拒絕達成協議,除非北京承諾加強溫室氣體減量。

彭博社報道指出,根據其獲取的歐盟內部文件,歐盟計劃制裁兩家中國地方性銀行,指控其協助俄羅斯規避歐盟對俄貿易限制。這是歐盟首次針對第三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顯示其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角色的警告進一步升級。

沈明室強調,現在歐盟各國議員都很了解中共的行為模式:「在國際上言行不一致,有時給予小利但最終索取更多,並利用對方分化歐盟團結。在中共持續援助俄羅斯的情況下,歐盟不會完全放心。」

他進一步指出,歐盟外交部長和北約國家都認識到中俄共同威脅。「雖然歐盟希望美國將更多資源投入歐洲制衡俄羅斯,但如果美中對峙升級,歐盟和北約最終還是會站在美國一邊並提供必要援助。」

他說,中方試圖通過小幅讓步來修復關係的做法,難以解決雙邊關係的根本問題。在價值觀、戰略利益和發展模式存在深層分歧的情況下,中歐關係的修復之路依然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