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5年度防衛白皮書日前細數了中共主要軍力現狀。一個比較突出的數據顯示,中共火箭軍裝備的東風-26中程導彈從2024年的140枚猛增到250枚,接近翻倍;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數量沒有發生變化。中共火箭軍被整肅後,應該正試圖押寶東風-26,內外恐怕各有原因。相較而言,中共軍隊的其它裝備變化不算大。

東風-26導彈大量增產

按照歷年日本防衛白皮書的數據,2020年時,中共的東風-26導彈庫存為72枚;2021年增長到110枚;2022年和2023年保持同樣的數量,沒有變化;2024年增加到140枚;2025年忽然大幅增加到250枚。相比之下,中共火箭軍的另外兩款中程導彈東風-17和東風-21的數量沒有發生變化。

東風-17導彈是中共號稱的最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1,600公里,中共吹噓為2,500公里,主要針對美軍航母艦隊,按理應該大量增產;然而2025年的庫存數量仍為48枚,與2024年相同。

中共火箭軍似乎更多寄望於東風-26導彈,對最新的東風-17導彈卻好像沒有多大興趣,這恐怕令外界感到不解。

東風-21導彈看起來基本要被中共火箭軍放棄了,2025年的庫存數量仍為24枚,與2024年相同。東風-21導彈在2022年時的庫存為134枚;2023年減少到70枚;2024年再減少到24枚,2025年沒有變化;而且僅保留了東風-21A/E型號。

東風-21D反艦導彈原來也被吹噓為「航母殺手」,卻連續2年消失。這些變化與同期火箭軍被整肅的時間吻合,很可能是在調查腐敗的過程中,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的真實性能也隨之露餡了。因此,東風-21導彈的大部份庫存被移除,東風-17導彈也沒有繼續生產。

東風-26導彈是在東風-21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仍繼承了蘇聯/俄羅斯導彈體積、重量龐大的特徵。東風-26導彈長14米、直徑1.4米,全重約20噸,這不僅令人想起了近期落入以色列境內的伊朗導彈殘骸,尺寸同樣都很大,基本上屬於中共轉讓技術的同類產品。

2025年6月19日,以色列安全部隊人員在戈蘭高地查看一個疑似的伊朗導彈殘骸。(Michael Giladi/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6月19日,以色列安全部隊人員在戈蘭高地查看一個疑似的伊朗導彈殘骸。(Michael Giladi/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8月,中共稱向南海發射了2枚導彈,1枚東風-26和1枚東風-21。但美國監控了全過程,稱實際發射了總計4枚,分別是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和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D。中共號稱精準命中目標,但在南海落彈區域未見設置標靶。有分析認為,中共實際發射4枚導彈,可能2枚根本沒有到達目標區域,只好說成發射了2枚。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主要負責導彈的開發、生產,近年來不斷有官員落馬,進一步增加了外界對中共導彈真實性能的懷疑。

2023年中共火箭軍窩案被曝光後,包括李尚福(左)、魏鳳和(左二)等中共軍隊高級將領和導彈生產企業官員不斷落馬。(大紀元製圖)
2023年中共火箭軍窩案被曝光後,包括李尚福(左)、魏鳳和(左二)等中共軍隊高級將領和導彈生產企業官員不斷落馬。(大紀元製圖)

導彈生產企業醜聞不斷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太科技集團,是主要從事航太工業設計、製造、發射與維護的特大型中共央企。其前身最早為中共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錢學森是首任院長,研究項目是導彈、運載火箭等,1999年改組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2017年改制、改名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吳燕生、劉石泉、王長青三人被撤銷了中共政協委員資格,被官宣落馬。吳燕生原任航太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石泉原任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王長青原任航太科工集團副總經理。

吳燕生一直在航太科技集團任職,2018年出任董事長。劉石泉曾任航太科工集團總經理,2022年5月轉任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王長青曾任航太科工三院副院長,2023年6月任航太科工集團副總經理。航太科工集團是從事導彈、航太裝備開發、生產的另一家特大型中共國企。

中共火箭軍被整肅後,導彈開發、生產相關企業跟著遭殃,腐敗窩案之下,必然伴隨著導彈性能數據造假、甚至不堪用的真相曝光。

2024年4月,曾任航太科技集團總經理、航太科工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的袁潔被免職。

日前,中共新疆黨委書記馬興瑞被免職,稱另有任用,但至今未見公開的新職務。馬興瑞曾長期在航太科技領域工作,1996年任航太總公司五院副院長;1999年任航太科技集團副總經理;2007年任航太科技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2013年離開軍工企業、進入政界;2017年成為廣東省省長;2021年任中共新疆黨委書記;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成為政治局委員。

另一名政治局委員袁家軍,現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曾任航太科技集團五院副院長、院長;2007年任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與時任總經理馬興瑞共事。

航太科技集團出了兩個政治局委員,同時也出了一大堆貪官。航太科技集團應該和中共火箭軍、軍委裝備部的將領們沆瀣一氣,中共導彈的真實水平到底如何,應該不難猜想。

中共的核彈頭快速增加到500枚,但核武器載具並未快速增長,恐怕也與導彈性能難達標有關。中共的陸基戰略核導彈數量變化不大,東風-5的庫存繼續保持18枚;東風-31的庫存繼續保持86枚,沒有變化;東風-41導彈數量從2024年的36枚增加到2025年的44枚,僅小幅增加。

中共的各種導彈數據可能都被發現造假,多數應該被下令停產,但東風-26繼續大量增產,估計不僅因為內部的諸多問題,還因為對美軍的畏懼。

2025年7月16日,美軍特遣隊在澳洲舉行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中操作提豐導彈系統成功試射了標準6型導彈打擊海上目標。(美國陸軍)
2025年7月16日,美軍特遣隊在澳洲舉行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中操作提豐導彈系統成功試射了標準6型導彈打擊海上目標。(美國陸軍)

中共火箭軍怕美軍先發制人

中共押寶東風-26導彈,大概主要因為其射程可達4,000公里,中共也號稱5,000公里,但應該是裝載較小的核彈頭時,射程才能達到5,000公里。

東風-26導彈的精度並不算高,普遍認為其命中誤差約100米;但因為射程較遠,可以部署在內陸地區,存活度相對提高。

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因射程不如東風-26,只能部署在距離海岸線較近的地方,否則難以威脅美軍航母。但美軍在菲律賓部署提豐導彈後,火力能夠覆蓋中國西南沿海地區的中共火箭軍導彈基地;美軍驅逐艦和潛艇同樣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還有美軍轟炸機可攜帶AGM-158遠程導彈,都可能直接打擊中共東風-17和東風-21導彈基地。

東風-26導彈主要部署在距離海岸線較遠的內陸,避開了美軍上述導彈的打擊範圍。不過,美軍有B-2轟炸機,能深入中國內陸空襲,中共火箭軍仍然防不勝防。

東風-26導彈的大量增產,還應該是為了分散部署在更多不同的基地內,怕被美軍空襲一次就全鍋端了。然而,這可能加劇中共火箭軍人才短缺的問題,東風-26分散部署的地點越多,相應的人員、設備也要同步增加,但中共的技術兵是稀缺資源,可能更加捉襟見肘。今年開始,中共軍隊高調徵召大學生入伍,應該試圖解決燃眉之急。

美軍B-2轟炸機最近空襲伊朗核設施的行動,應該令中共火箭軍再度受驚。美軍開啟「午夜之錘」行動的同時,部份B-2轟炸機也飛往西太平洋,等於對中共發出了警告。

美軍空襲中共火箭軍導彈旅基地應該要容易得多,而且有多種選項。最簡單的辦法是摧毀車庫內的導彈發射車,東風-26導彈就沒有了發射平台;其它選項還包括摧毀基地內的加油站、指揮中心、試驗站、營房等,都可以快速阻止中共的導彈攻擊。

上述設施都在地面,B-2轟炸機攻擊這些目標,並不需要鑽地彈,只需投下2,000磅的精準制導炸彈,即可完成任務。1架B-2轟炸機可攜帶16枚2,000磅炸彈或80枚500磅炸彈,能連續攻擊數個中共導彈旅基地。B-2轟炸機也可攜帶16枚B-61戰術核彈,1枚就能將中共的1個導彈旅夷為平地。

2025年6月21日,一架美國空軍的B-2「幽靈」轟炸機從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參加空襲伊朗核設施的「午夜之錘」行動。(美國空軍)
2025年6月21日,一架美國空軍的B-2「幽靈」轟炸機從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參加空襲伊朗核設施的「午夜之錘」行動。(美國空軍)

如果B-2轟炸機攜帶鑽地彈的話,就可能攻擊中共導彈基地的爆炸物或燃料存放點,屬於地下設施,但不會太深,否則日常上下操作困難。鑽地彈和戰術核彈更可能用於打擊中共戰略核導彈基地,或北京等地的地下指揮中心,確保一擊而中。

美軍正緊鑼密鼓地試制B-21轟炸機,並規劃了100架,主要是為中共量身定製。如果美軍發現中共準備發動大規模攻擊,可以出動隱形轟炸機空襲,率先搗毀中共火箭軍等基地,挫敗中共的攻擊計劃。中共雖然在大量增產東風-26,算盤仍可能落空,但目前也沒有其它選項了。

其它軍事裝備增長放緩

日本2025年防衛白皮書透露,中共的殲-20戰鬥機從2024年的200架增加到2025年的230架,年增30架;2024年曾比2023年增加了60架,顯示生產在放緩,可能因為美國及其盟友的嚴控,中共再難獲得精密機載設備、零部件等,包括高端晶片。

中共的殲-16戰鬥機從2024年的292架,增加到2025年的312架,連續第二年增長放緩。俄軍戰鬥機在實戰中的變現差強人意,中共恐怕對俄式戰機也失去了興趣。中共繼續保留從俄羅斯進口的97架Su-30、24架Su-35,儘量不用,以延長服役時間。Su-27/殲-11繼續維持327架的數量不變,生產線應該已停產。

中共航母艦載機殲-15從2024年的60架,增加到2025年的70架。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成為絕版,中共估計不打算再為這2艘航母配備更多戰鬥機。福建號尚未交付,彈射器的試驗進展恐怕不理想,用於彈射起飛的殲-15應尚未定型、量產。

中共吹噓的殲-10戰鬥機從2024年的588架,增加到2025年的608架;轟-6K戰鬥機也增加了10架,同樣在緩慢增長。2024年高調亮相的殲-35戰鬥機,目前未見具體服役數量。

2024年中共曾吹噓了054B護衛艦,新服役了2艘;052D驅逐艦繼續生產,應該新服役了3至4艘。中共還吹噓了076兩棲攻擊艦,但只是下水測試,並未服役。潛艇數量也沒有發生變化。中共海軍艦艇總數反而從2024年的720艘,下降到2025年的690艘,應該有些老舊船隻被淘汰。

中共陸軍可能仍無法獲得重視,99/A、96/A、88A/B型等坦克數量從2024年的約6,050輛,下降到2025年的約5,950輛。也可能因為這些模仿蘇聯/俄羅斯的坦克比較落後,中共尚未開發出新坦克,所以不想採購。中共海軍陸戰隊仍維持約4萬人的規模,沒有變化,似乎沒有加緊攻台的準備。

雖然中共大量增產東風-26導彈,但整體軍力增長放緩,內部混亂應是主要原因。中共軍隊和軍工企業腐敗案導致武器裝備真實水平相繼露餡,自知難以抵擋美軍的毀滅性打擊,無奈之餘,所謂的「強軍」之路一時間恐怕也失去了方向。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