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是早期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奠基人之一,在藝術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作品廣受鑑賞家、藝術家和大眾的推崇。崇拜者們會沿著「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之路」(Piero della Francesca Trail)朝聖,在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Tuscany)和馬爾凱(Le Marche)地區停留,參觀當地保藏的名畫原作。

弗朗切斯卡的壁畫和裝框畫作美得令人屏息,他以精湛的技巧創造出逼真的視覺空間、雕塑般的人物形體、明淨的光線和色彩,以及神聖的氛圍,深深吸引著觀眾。他最為莊嚴殊勝的藝術作品中有幾幅以聖母子為主題,屬於「神聖對話」(sacra conversazione,譯註)這一畫作類型。

繪畫界的「君王」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像,喬爾喬‧瓦薩里《藝苑名人傳》插圖。(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像,喬爾喬‧瓦薩里《藝苑名人傳》插圖。(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約1415/20–1492)生前被譽為繪畫界的「君王」。他出生於托斯卡納小鎮聖塞波爾克羅(Sansepolcro,即聖墓鎮),當時稱為博爾戈‧聖塞波爾克羅(Sansepolcro)。該鎮靠近翁布里亞大區,因在貿易和朝聖路線上,15世紀的時候相當繁榮。

關於弗朗切斯卡的早期生活及其藝術訓練,我們知之甚少。他對線性透視高度嫻熟的運用(他也是數學理論家)表明,他必定接觸過托斯卡納大區、特別是佛羅倫斯的藝術家。到1439年,他已經在佛羅倫斯與多梅尼科‧維內齊亞諾(Domenico Veneziano)一起作畫。弗朗切斯卡的作品反映出後者的影響,同時他也受到保羅‧烏切洛(Paolo Uccello)和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啟發。

據信,弗朗切斯卡在1430年代之後就未曾在佛羅倫斯作畫,不過他名聲日隆,在羅馬、里米尼、費拉拉和烏爾比諾的宮廷中都獲得了重要委託項目。他的贊助者包括教宗和烏爾比諾公爵等15世紀名人。然而,弗朗切斯卡總是回到聖墓鎮,他一生都住在那裏從事藝術創作,於1492年在故鄉去世。他的早期傑作《基督受洗》(The Baptism of Christ)展現的即是聖墓鎮的風光,約作於1437–1445年間。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基督受洗》(The Baptism of Christ),約作於1437–1445年間,白楊木板蛋彩畫,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基督受洗》(The Baptism of Christ),約作於1437–1445年間,白楊木板蛋彩畫,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弗朗切斯卡的許多作品在創作年代和意涵方面仍然難以確定。他的「神聖對話」體裁作品也不例外。這個術語在英語裏翻譯為「holy conversation」,用來描述以聖母與聖子為中心形象,四周圍繞著隨行聖人的祭壇畫。

名雖如此,但在15世紀,這類畫作中的人物卻很少真的在對話;他們通常都是在沉思默想。通常,一位聖人會注視著觀者,與他們直接互動;另一位聖人會做出某種手勢,將視線引向畫作中央的母子身上。

克拉克藝術館藏聖母子像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Four Angels),約作於1460–1470年,107.8×78.4cm,面板油畫(可能含蛋彩)轉印於畫布,現藏於麻薩諸塞州威廉斯敦鎮的克拉克藝術館。(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Four Angels),約作於1460–1470年,107.8×78.4cm,面板油畫(可能含蛋彩)轉印於畫布,現藏於麻薩諸塞州威廉斯敦鎮的克拉克藝術館。(公有領域)

《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Four Angels)是弗朗切斯卡輝煌藝術生涯中備受讚譽的一件作品。這幅完好無缺的大型祭壇畫,已納入麻薩諸塞州巴郡縣克拉克藝術館(Clark Art Institute)的收藏,但最初是受託為一座教堂或私宅創作的。這是美國博物館收藏的弗朗切斯卡七幅親筆畫作之一,也是其中最美的一幅。

畫面中央端坐著聖母瑪利亞和耶穌。她將聖嬰抱在膝上,後者伸出雙手去拿一朵玫瑰。這朵玫瑰有多重象徵意義,包括神的慈愛、基督的人性,以及即將來臨的受難。基督沒有迴避命運,仍然把手伸向那朵花。瑪利亞並沒有把花從他身邊抽回,而是專注地看著它,或許對其預示著甚麼有所領悟。玫瑰的重要性在瑪利亞大理石寶座底部的雕刻玫瑰花紋中得到了強調。

作品的背景是由古典建築元素(如牆頂的柱頭和渦捲裝飾)組成的一個淺空間。創作生涯中,弗朗切斯卡一直從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中汲取靈感。再加上人物形象的平靜安詳,這幅面板油畫散發出靜謐、祥和與神性的氣息。

四位天使圍繞著聖母和聖嬰。他們身著樣式簡單的垂墜長袍,長著顏色對比突出的翅膀,形似優雅的大理石雕像,呈現出很立體的感覺。右側的紅衣天使望向觀眾,右手指向聖子基督。左側的天使身著白衣,在寶座底部投下陰影。藝術館的專家們認為,這幅畫最初懸掛在窗戶右邊,藝術家在畫中融入了真實光源。

1450年代是弗朗切斯卡多產的十年:他開始為烏爾比諾宮廷工作,據信他為之繪製了《基督受鞭刑》(Flagellation of Christ)這幅名畫;也在阿雷佐的聖方濟各教堂創作了著名的壁畫組畫《真十字架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True Cross);他還為梵蒂岡宮殿繪製了一些壁畫。

在隨後的數十年中,他與烏爾比諾的領主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Federico da Montefeltro)公爵的關係日益密切。弗朗切斯卡接受了後者的重要委託,包括一幅公爵及其妻子的雙人肖像雙連畫,這幅畫成為當時最受推崇的肖像畫之一。

聖伯爾納定祭壇畫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聖母與聖子與聖人、天使和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聖伯爾納定祭罎畫)》[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Angels and Federico da Montefeltro (San Bernardino Altarpiece)],約1472年作,251cm × 172cm,面板蛋彩畫,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聖母與聖子與聖人、天使和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聖伯爾納定祭罎畫)》[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Angels and Federico da Montefeltro (San Bernardino Altarpiece)],約1472年作,251cm × 172cm,面板蛋彩畫,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弗朗切斯卡有一幅「神聖對話」體裁畫作,題為「聖母子及聖人、天使和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聖伯爾納定祭壇畫)」[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Angels and Federico da Montefeltro (San Bernardino Altarpiece)],畫中公爵與聖人和天使們同在。這幅畫現在歸米蘭的布雷拉美術館(Pinacoteca di Brera)收藏。館內專家們認為,費德里科是在男性繼承人出生、妻子去世後委託創作這幅畫的,畫中隱含了這兩件事的象徵。布雷拉美術館寫道:「熟睡的孩子暗指母性,同時也暗指死亡。」
這幅祭壇畫是一幅面板蛋彩畫,創作於1472至1474年間;當年可能準備放在烏爾比諾的聖伯爾納定教堂,該教堂乃公爵為安放自己的陵墓而建。從古典風格的背景,到清晰澄淨的光線,這幅畫都與《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相近;不同在於,此畫背景中有半圓形後殿和拱門。

背景中還有一枚翻轉的扇貝殼,上面懸著一顆鴕鳥蛋,如同弗朗切斯卡作品的許多元素一樣,這具有多重含義;在此畫中,可詮釋為代表世界、聖母的母性、蒙特費爾特羅家族的紋章,以及基督受難和復活——後兩種意涵也由基督戴的紅珊瑚項鍊體現出來。孩童戴珊瑚項鍊是由來已久的風俗,主要用於護身和磨牙。

其他人物圍繞聖母與聖嬰呈半圓形排開,從左側依次是施洗者聖約翰、聖伯爾納定、用石塊拍打胸膛的聖耶柔米、顯示聖痕的聖方濟各、頭部有傷口的殉道者聖彼得,以及福音書作者聖約翰。在他們身後是佩戴華麗珠寶的四位大天使。以軍力強大、贊助藝術聞名的費德里科身披盔甲,跪於聖母和耶穌面前。

塞尼加利亞聖母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聖母與聖嬰及兩位天使(塞尼加利亞聖母)》[Madonna and Child With Two Angels (Senigallia Madonna)],作於1474或1478年,面板油畫,67cm × 53.5cm,意大利烏爾比諾馬爾凱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聖母與聖嬰及兩位天使(塞尼加利亞聖母)》[Madonna and Child With Two Angels (Senigallia Madonna)],作於1474或1478年,面板油畫,67cm × 53.5cm,意大利烏爾比諾馬爾凱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在烏爾比諾的馬爾凱國家美術館中還有一幅弗朗切斯卡的「神聖對話」,是他受僱於費德里科時期的作品。這幅畫尺幅較小,且更有親切感,名為「聖母與聖嬰及兩位天使(塞尼加利亞聖母)」[Madonna and Child With Two Angels (Senigallia Madonna)],用油畫顏料繪製於面板上,創作年份為1474或1478年。學者們認為,這是公爵在女兒與塞尼加利亞領主喬瓦尼‧德拉‧羅維雷(Giovanni della Rovere)結婚之際贈予她的。
畫面構圖剪裁緊湊,聖母懷抱聖嬰站立的姿勢,讓人聯想到古代的聖像,兩位天使低調地站在他們身後。左側的天使頸上掛著閃亮的珍珠吊墜,象徵純潔;耶穌則戴著珊瑚項鍊,手中握著一朵白玫瑰。人物背景並不是小禮拜堂,而是像似烏爾比諾公爵宮(Ducal Palace)的內室,左側開口處顯露出另一房間,室內光線很明亮。

這幅《聖母與聖嬰及兩位天使》於1917年從塞尼加利亞的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來到位於烏爾比諾公爵宮內的美術館。1975年,它是宮中失竊的三幅畫作之一,另外兩幅分別是弗朗切斯卡的《基督受鞭刑》(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和拉斐爾的一幅畫。盜賊破門而入,將畫作從畫框中割下,這一事件被渲染成「世紀搶劫案」,成為國際新聞。經一位羅馬古董商舉報,意大利保護文化遺產憲兵隊(The Carabinieri TPC)次年從瑞士洛迦諾(Locarno)找回了它們。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創作了文藝復興時期一些最重要且最具原創性的藝術作品。他的畫作以其在莊嚴與樸素、幾何形體與色彩、敬畏感與淒美動人之間的平衡而著稱。弗朗切斯卡融入了當時的最新技巧——佛羅倫斯畫派的準確透視及尼德蘭藝術的光線處理、寫實主義和油彩運用。

弗朗切斯卡精緻輝煌的畫作,超越了繪畫本身而成為視覺詩篇,其頂峰之作無疑包含這三幅「神聖對話」,帶給後人無盡的沉思。

【譯註】

神聖對話:「聖母子與聖徒的聖像畫」(意大利語:sacra conversazione)意為「聖潔(或神聖)的對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發展出的畫作類型:以相對輕鬆自然的構圖呈現聖徒們簇擁著寶座上的聖母與聖嬰,在統一的透視空間中互動。捐贈者通常呈跪姿,天使也常在場。 該術語常用作畫作標題,其含義被詮釋為「聖徒們沉浸在超凡的靜謐氛圍中,彼此幾乎不對視,卻似乎在精神層面進行著交流」。

原文「Piero della Francesca: Poetic Paintings of Madonna and Child」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米歇爾‧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是居住在紐約市的藝術顧問,撰寫的文章涉及藝術史、藝術市場、博物館、藝術博覽會和特別展覽等一系列主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