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編制的一項替代指標顯示,中國工資增長速度已放緩至COVID疫情結束以來最低水平。這意味著,在海外貿易風險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國內消費增長面臨更大挑戰。

高盛經濟學家Andrew Tilton周日(7月20日)發布的追蹤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工資同比增長3.9%,是為疫情後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

經濟學家指出,這一指標比2025年以來官方統計數據低了約1個百分點。自2023年初北京解除極端疫情封控政策後,經濟增長一直呈下降趨勢。

據彭博社報道,高盛的中國工資追蹤系統顯示,疲弱的工資增長可能對2025年下半年消費增長造成阻力。

儘管近幾個月來通過對智能手機、家電和汽車等消費品的補貼,中國零售額有所回升,但勞動力市場疲弱和工資增長放緩仍然是消費復甦的關鍵障礙。

此外,多個行業——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快遞業巨頭企業掀起的激烈價格戰,以及任何可能的整合或減產活動都可能導致更多裁員。

中共官方公布的私營企業平均年薪數據顯示,2024年私營企業平均年薪同比增長1.7%,進一步印證了薪酬壓力與增長放緩的趨勢。

彭博社說,因為中共官方就業數據通常被人為處理,而獨立數據來源日益越少,外界評估中國勞動力市場狀況變得更加困難,衡量消費者信心的數據也變得越來越難獲得。

為解決數據不足的問題,高盛近期修訂了工資指標,納入了各種採購經理人指數中就業分項指標以及中國失業保險金賠付(適用於失業人員申領)。

這些指標取代了之前使用的、由中國最大在線招聘平台停止發布的工資數據,以及中共央行關於家庭收入和情緒調查的延遲結果。

除了高盛,其他經濟學家也使用採購經理人指數來評估就業狀況。

近年來,這些指標與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出現了分歧。採購經理人指數走勢表明中國經濟持續低迷,而中共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向來都保持穩定。

根據龍洲智庫本月早些時候的報告,疲弱的工資數據等經濟指標表明,由於正式工作機會缺乏,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被迫從事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俗稱打零工。

報告認為,在勞動力市場真正變得緊俏之前,中國的家庭信心不太可能出現反彈。#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