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議院大選日前落幕,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及公明黨(簡稱自公)慘敗,首相石破茂遭究責,面臨「逼宮」窘境。誰會是下任首相人選,也成了最被關注的議題。

專家認為,目前變數太多,誰是下一任首相,說甚麼都還為時過早。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石破辭職應該是早晚的事。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期待的應該是日本選出一位可以跟他一起抗中的首相。

誰是下一任首相變數仍很大

根據日本電視新聞網NNN與讀賣新聞21、22日實施電話民調結果,問及「如果是以自民黨為主的政權持續執政的話,誰最適任當首相」,最多受訪者回答是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26%),然後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22%),現任首相石破茂的佔比僅8%。

對於目前的民調結果,台灣日本研究院特別顧問、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教授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從自民黨內部情勢、國際戰略格局與民意傾向綜合觀察,高市早苗是「後石破」時代最具勝算的首相人選。

陳文甲進一步談到,高市也是安倍路線的堅定繼承者,以及獲得清和會(安倍派)與保守右派強力支持,能鞏固黨內最大派系,迅速整合內部,重建領導正當性,成為派閥妥協的核心人選。

民調顯示,高市早苗獲較多在野黨支持者青睞,而小泉進次郎是自民黨支持者的首選。

印太戰略智庫行政總裁、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林芳正,這3位應該都算是比較有可能的人選。

「高市早苗算是保守派的代表,這一次自民黨流失的都是保守派的票,把高市早苗找回來當首相,這對自民黨是有好處。但自民黨內有很多人討厭高市早苗,所以他們就想推小泉進次郎出來。」

矢板明夫表示,小泉進次郎40出頭,還很年輕,對他來說早晚都會有當首相的機會。目前參眾兩院都不過半數,現在上去是被火上烤嘛!所以小泉進次郎的意願就不高。

那麼石破茂的官防長官(內閣秘書長、發言人)林芳正為甚麼也有希望呢?

矢板明夫指出,這取決於石破茂用甚麼方式辭職,如果石破茂主動辭職,想保住他在黨內的影響力,那麼他傳給林芳正就是理所當然的,現在的主流派也還會繼續支持林芳正。如果石破茂是被逼宮逼下去,他就喪失黨內的影響力,那麼林芳正估計可能性也不大。

矢板直言,目前變數太多,還很難確認誰可能就是下一任首相,所以現在說甚麼都還為時過早。

分析:石破辭首相是早晚的事

敗選後面臨逼宮壓力的石破茂,23日與黨內三位大佬麻生太郎、菅義偉及岸田文雄等前首相會面後,駁斥他將於8月請辭的報道,表明他與三位前首相都有強烈的危機感,不能讓自民黨陷入分裂,所以他重申會繼續留任,以免國政空轉。

石破去年9月就任自民黨總裁後,在10月的眾議院大選中失利,未能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20日參議院大選,自公兩黨在參議院也未能取得過半,再加上今年6月東京都議會選舉自民黨慘敗,等於自民黨在石破茂領導下一年內遭遇3連敗。自民黨在眾參議院皆成「少數執政黨」,是創黨70年來首見。

對於石破茂的三連敗,矢板明夫表示,選舉對政治人物而言非常重要,首相總不能贏得大選,議員們的地位可能也不保。所以他不辭職黨內會有人逼著他辭。這個時候就要跟黨內講條件,就是我辭職可以,那你給我甚麼好處?

矢板明夫表示,石破跟這3位黨內大佬會談,就是在談條件。他認為石破不辭職,基本上可能性不存在,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石破去留的後續影響與發展

據《日經新聞》7月25日報道,石破茂最早將在8月作出最終的去留判斷。辭職已是不可避免的局面。儘管石破及其周圍有不同想法,但自民黨內「倒石破」的動向卻在加速。

報道還指出,儘管石破在參議院選舉中未能達到執政黨50席的目標,但仍出於日美關稅談判等理由迅速表態繼續留任。黨內的不滿情緒日益加劇。石破希望逐一克服困難,以獲取繼續任職的理解,但面臨嚴峻的形勢。

日本讀賣新聞21、22日進行的全國民調,石破茂內閣支持度僅剩22%,與6月的32%相比崩跌10個百分點,比前岸田內閣去年6月調查的23%還低。自民黨在參院選舉痛失多數優勢,54%受訪者認為石破應引咎辭職

對於石破茂表達想要繼續留任,陳文甲認為,石破茂若堅持不辭職,將引發黨內正當性危機(人民質疑政府的合法性)與政局失衡的雙重動盪。

「這次參議院改選,自民黨與公明黨合計未過半,已形成實質上的「雙重跛腳政權,黨內對石破領導力的信任迅速崩解;而麻生派、茂木派等主流保守勢力已公開質疑石破的去留問題,部份青年與地方議員亦呼籲啟動總裁改選,黨內逼宮壓力加劇。」

陳文甲表示,如果石破仍頑拒下台,將進一步導致自民黨分裂風險上升、聯合政權動搖,甚至重演「非自民內閣」的政治重組局面。

美國只想要一個能搞定國會的日本首相

對於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 對等關稅稅率降至15%,特朗普7月22日在Truth Social 上宣告:日本將開放其市場進行貿易,包括汽車與貨車、稻米以及其它特定農產品與其它項目。這是一段令美國非常振奮的時期,

NHK也指出日本市場面的擔憂,雖然當前看起來關稅的不確定性消退、日銀可能提早加息,但由於近日自民黨政權在參議院大敗後,未來政權運作的穩定性增添變數,還是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對於日本未來政權的變數,矢板認為,不管現在誰當首相,美國都不喜歡,特朗普喜歡強有力的領袖,你國會沒過半數,你跟我談完後,你說了不算。所以特朗普喜歡安倍,因為安倍當時在國會有300席(半數約233席)。

「不是你的理念強不強,而是你能不能搞定國會,這個跟台灣一樣,如果台灣這次大罷免成功,不再朝小野大,特朗普才看得起賴清德。否則你搞不定國內的政治,我跟你談也沒用。」

那特朗普最期待日本選出甚麼樣的首相呢?

「特朗普最希望在日本能夠再度出現,一位像安倍一樣配合他一起抗中的領袖,跟他一起對抗中共,這一點高市早苗是合格的」矢板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