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基層墟市聯盟」今日(27日)首次於啟德車站廣場舉辦「香港墟市節2024-2025」,共有超過50個來自18區的街坊特色攤檔。聯盟希望透過活動推動《施政報告》落實提供墟市用地及完善申請機制,支援民間團體於地區恆常舉辦更多基層社區墟市活動,推動地區經濟和扶助基層創業。
墟市節由十多個地區團體及社福機構合辦,主題為「關『里』墟事,總有一墟喺你區」,匯集了18區不同社區的墟市檔主擺檔,售賣物品大部份為基層街坊及婦女的自家制的手工藝品、包裝食品、鉤織、布藝、皮革、木工、盆栽、環保產品、飾物、生活雜貨等。場內亦設有過往不同社區墟市的相片展覽及墟市檔主故事展覽,讓市民能夠了解民間墟市的發展及檔主背後的人情故事。
「撐.基層墟市聯盟」聯盟代表姚舒敏稱,現時面對香港經濟轉變及貧窮人口持續增加,有不少團體和社福機構希望可申請不同政府用地舉辦社區墟市,以善用土地資源,同時為基層街坊及婦女創造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她認為墟市活動可以讓基層市民透過自己的手作等,帶來額外經濟收入來源,活動能夠成為經濟轉變下的扶貧措施。
姚舒敏提及,團體現時面對墟市申請程序繁複冗長、難以覓地舉辦墟市、高昂營運成本等種種困難。環境及生態局於2023年6月曾表示將以試行形式,提供一些可供有興趣團體於指定日子申請舉辦墟市的場地,但時隔兩年當局至今仍未公布有關措施。
聯盟建議政府推行「地區墟市用地試點計劃」,以試驗方式於各區揀選一些合適的地區場地提供予團體以簡易申請方式恆常申辦社區墟市活動;透過團體於各地區持續舉辦中小規模的基層墟市,扶助基層市民同時,亦一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雙得益彰。
檔主:低成本擺檔
「藝萌創意工作坊」檔主Maggie售賣自己設計及縫製的布藝頭飾,透露自己是一位照顧者,因為需要照顧年老的奶奶,未能夠長時間外出工作。由於她亦有車縫及製作不同手工藝的興趣及技能,因此她運用空餘的時間縫製頭飾,並於社區墟市出售產品,從而幫補家計。
Maggie坦言墟市檔主都是小本經營,產品較為生活化,難以負擔大商場或私人市集高昂擺檔或寄賣的租金;認為民間團體舉辦的社區墟市十分合適街坊及婦女,可以有一個低門檻的創業機會,讓他們可以彈性自主的及以低成本去擺檔,除了可嘗試自己創業做老闆,亦可以賺取收入,更可以讓公眾欣賞街坊的手藝,所以希望政府能夠支援這些團體舉辦墟市活動。
「知足常樂手作」墟市檔主Penny主要售賣自己手縫的口金包及彩繪。她表示本身是一位家庭主婦,需要照顧女兒及家人的起居生活,過去大部份時間用於照顧家人。之前參與社福機構的活動,讓她踏上墟市擺檔創業的契機。
她表示,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興趣及手藝可以轉化成為賺取收入的機會,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她認為作為一個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家庭之外,也可以建立自己於社會中的角色,於墟市擺檔正正就給她們提供了一個好好的創業平台,亦會有一班街坊和她談天及欣賞自己,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墟市擺檔機會。@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