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日與知名藤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達成一項協議,內容要求該校重新檢視其招生模式與財務策略,目標之一是降低對國際學生的財務依賴。因國際學生長期被視為美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財源之一,此舉可能對紐約市高等教育及當地經濟造成影響。

目前哥大約有35,800名學生,其中38%,約13,750人為國際學生。根據協議內容,校方需重新審視其營運模式,並採取措施降低對國際學生學費收入的依賴。

審查國際學生申請動機與價值觀

根據協議第21和22條,校方需全面檢討國際招生制度,確保申請者表達其赴美就學的動機,並建立流程承諾維護美國大學長期以來的傳統價值觀,包括理性對話、學術自由、開放辯論、平等與尊重等核心理念。

根據協議,哥倫比亞大學須與政府及獨立監察機構分享招生資料,若任何一方認為對方未遵守協議,雙方可提起法律訴訟。

哥倫比亞大學代理校長席普曼(Claire Shipman)7月23日在致校內信中表示,該協議有助於結束一段制度不確定的時期。她指出,若選擇與聯邦政府對抗,可能導致數千名國際學生簽證被撤銷,因此校方選擇與聯邦政府合作。

此外,哥倫比亞大學7月23日同意支付2.21億美元以和解涉及民權的聯邦調查,並恢復獲取數億美元研究經費的資格。協議中也正式確認校方在處理反猶事件方面所推動的改革措施,並納入聯邦政府優先事項,如要求開設全女性體育項目,以及禁止在招生中使用種族作為考慮因素。

美國高教與移民校長聯盟(President's Allia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Immigration)主席費爾布倫(Miriam Feldblum)向Gothamist媒體表示,部份新要求其實上早已在不少大學中施行,但此次強調減少對國際學生依賴的做法,反映本屆特朗普政府政策方向。

「這些政策會在今年秋季開始產生負面影響,」費爾布倫表示,「學生對住房、餐飲、傢俬等日常生活的需求,將直接影響地方經濟。」

過去半年來,特朗普政府也曾針對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學生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扣留並試圖驅逐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運動參與者哈利勒(Mahmoud Khalil)與摩打維(Mohsen Mahdawi)、大規模撤銷學生簽證,以及暫停簽證面試程序。相似政策亦曾針對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

根據統計,國際學生赴美就學的支出遠高於美國學生赴海外留學的支出,且國際學生往往支付的學費也高於美國本地學生。

紐約新學院(The New School)旗下的紐約市事務研究中心(Center for New York City Affairs)資深研究員派洛特(James Parrott)向Gothamist表示,高等教育近年來是紐約市經濟的重要成長來源,而國際學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哥倫比亞與其它大學正承受特朗普政府施加的政策,整體未來可能會使來紐約市就讀的國際學生人數進一步減少。#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