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受手部關節疼痛困擾,包括令人困擾的五十肩、因工作或運動引起的網球肘、上班族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導致手指卡卡的板機指等。台灣心醫堂中醫診所的吳國斌醫師在「健康1+1」節目中,教導多種自我保健、鬆筋的方法,幫助改善、舒緩症狀。

一項2021年的研究推算,美國約有14.2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患有五十肩。吳醫師強調,五十肩不僅是老年人的專利,一些年輕人因為姿勢不太對也會導致五十肩,原因是長期發炎產生一些沾黏的物質,最後導致纖維化,表現為從開始的疼痛,到慢性期的活動受限。

(1)轉球改善五十肩

吳醫師分享他的患者領略到的妙招:用一絲襪,裏面放一顆球(網球或棒球),用手分別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甩一甩,每天10分鐘,能稍微拉伸肩膀的關節,給予溫和的刺激。這名患者堅持做了之後,果然手臂能夠抬高了。

(2)爬牆運動並加壓伸展

面向牆壁,用患側的手慢慢向上爬,當伸展到緊繃無法再向上時,靠著牆壁再向下壓30秒,感覺像把筋拉開,然後再慢慢伸展,重複此動作效果會更好。

(3)靠牆轉身伸展

患側手臂靠在牆壁上,然後身體向反方向轉動,感受肩部的伸展,停留30秒。

(4)毛巾背後拉伸

將毛巾放在背後,雙手各拉一端,用好的那隻手將患側的手向上拉,慢慢增加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注意不要過度拉伸以免受傷。

五十肩的自然病程較長,治療可能需要半年到兩年的時間。五十肩的中醫療法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例如電針療法。吳醫師說,他常使用針灸治療五十肩,通常針灸完後,肩部就可以慢慢抬高。

撥筋改善手肘疼痛

至於手肘兩側的疼痛,俗稱「高爾夫球肘」(手肘內側疼痛)及網球肘(手肘外側疼痛),可以用「撥筋」的方式解決。

吳醫師建議找到手肘外側(或內側)的痛點,然後在痛點下方約兩個指腹的位置,找到緊繃的筋,按壓時可能會有點酸痛感,輕輕地撥動,「給它輕輕撥一撥,然後它上面就會跟著鬆了」。

吳醫師還提到中醫的合谷穴(LI4)的針灸治療網球肘,效果也很好;至於高爾夫球肘,則可針灸在手臂內側循行的心經穴位。

一項隨機對照臨床實驗發現,按照中醫理論針灸合谷、外關、尺澤等穴位可以顯著減輕網球肘患者的疼痛,相比起針刺經絡以外位置的對照組,接受真正針灸治療的患者療效更為持久,在兩個月後手臂功能仍較對照組好。

吳醫師也指,手肘疼痛不能只治療疼痛部位,因為肘關節與肩頸的僵硬甚至頸椎錯位都有關係。不論是網球肘還是高爾夫球肘,都要注意整體調理,放鬆肩頸,才能更有效地緩解手肘的疼痛。

牙籤輕刺促進修復

吳醫師又介紹一個適合改善高爾夫球肘或網球肘的按摩方法:

將牙籤磨鈍後,用10根牙籤綁在一起,輕輕地在網球肘或高爾夫球肘痛點處點刺15下左右,隔兩三個小時重複,輕微的刺激可以幫助身體啟動修復機制。

媽媽手的自我鬆筋法

「媽媽手」主要是因為抱嬰兒時,擔心嬰兒掉落,用手腕力勾住,長期拉扯韌帶導致。

吳醫師的「媽媽手」自我鬆筋法:

1)整體放鬆: 與其它手部問題一樣,先要整體放鬆肩頸。

2)局部拉伸: 將大拇指包在四個手指內握拳,然後將拳頭向下壓,感受大拇指根部的拉伸。

3)體外開刀法: 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指甲,在繃緊的疼痛韌帶處,由上往下輕輕刮幾次,模擬開刀鬆開韌帶的感覺,反覆多次,做完休息,隔兩三個小時再做。也可以用多根牙籤輕輕搓揉痛點。

吳醫師提醒,媽媽手患者的手腕關節活動會不靈活,因此放鬆手腕關節非常重要。他分享4個穴位的按壓方法,改善手腕關節活動不靈活:

1)天井穴(TE10): 手肘往上彎曲時,肘尖上方的凹陷處。按揉大概10到20下,手腕就會開始靈活。

2)尺澤穴(LU5):手掌向上,手肘橫紋近大拇指一側凹陷處。按揉10到20下,期間或會很酸痛。

3)少海穴(HT3):手掌向上,手肘橫紋靠近小指一側凹陷處。

4)外關穴(TE5):在手背側手腕橫紋上方約三橫指處,兩條骨頭中間。

吳醫師強調,如果手腕向某個方向活動受限,可以針對性地按壓少海穴(內側受限)或尺澤穴(外側受限)。

腕隧道症候群 刮痧板助放鬆

至於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常會感到手腕疼痛、麻木。吳醫師認為,腕隧道症候群也是因為手腕緊繃壓迫到神經所致。

腕隧道症候群的自我鬆筋法:

1)首先按揉上述4個穴位。

2)用刮痧板或手指,在手掌的掌骨之間的縫隙(2-5指之間)推壓,從上到下(手腕到手指)來回3-5次。這會感到很緊很酸痛,但能幫助放鬆關節,改善麻木感。

這個動作對於手腕、手指腫脹也有消腫效果。

另外也可以嘗試拉伸手指,如果發現特定手指特別緊繃,可以用刮痧板或手指推壓緊繃部位的經絡,疏通後再拉伸就會順暢。

撥開肌腱 鬆開板機指

另外,板機指是指手指彎曲後難以伸直,甚至會卡住,通常是因為手指彎曲動作過多導致發炎。

板機指的自我鬆筋方法:

(1)先將卡住的手指輕輕伸展開。

(2)用另一隻手指按壓在痛點(通常在手指彎曲處的一個小範圍),然後輕輕地撥動,可以分成大約10個點,在痛點範圍內隨意撥動。

(3)撥動的方向要垂直於肌腱的方向,將緊繃的肌腱撥開。

吳醫師提醒,進行自我保健動作時,切記不要過度,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例如一次撥動約15次,間隔兩三個小時再進行,避免過度刺激導致發炎加重。@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