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朋友成日都好㷫,唔係,係好興奮咁話我聽,現在香港幾乎走到哪裏都能看見「立法會選舉」宣傳,呼籲大家踴躍投票,選出代表自己的人。友人感到奇怪:港府這樣前所未有地重視市民意見,又願意砸一大筆錢宣傳,搞什麼大龍鳳匯演,何不乾脆直接派錢呢?

誰知話口未完,就看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宣布:投票日需要上班的公務員,可搭的士去投票,車費實報實銷。連車費都替你出了,真是「貼錢叫你投票」。以前大家愛說「趕住去投胎」,現在大概可以改口,說「趕住去投票」。

看看這陣子官員輪番出來說的話,如果稍微抽離一點,其實也頗具娛樂性——就算說服不了市民投票,至少能得啖笑。例如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以巴士作比喻,說總站沒有變,只是以前司機走錯路,現在重新調整路線。他又說,雖然不確定車會停多少站、何時到達,但「最重要是願意上車」,不上車只會讓旅程更慢,甚至停滯。

這比喻根本是「高級黑」,因為他完全把常識顛倒過來。首先,他想暗示過去「走錯路」的司機是誰?批評特首還是北京?第二,按常理,巴士越少人上車,停站越少,就越快到總站,怎會令旅程更慢?第三,一輛不知何時到站、路線不明的車,根本就不可能是巴士,而是「賣豬仔」的車。用這種不倫不類的比喻叫人投票,我覺得是「軟對抗」。

至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回應有人批評「選舉論壇沒有火花」,表示如果火花等於謾罵、粗口、互揭瘡疤,那並非正常辯論。他希望論壇能是「高層次一點的辯論」。高層次辯論當然好,但問題是:候選人政綱的層次已經高到抽象,如「提速北都」、「共創未來」、「爱国爱港」、「推動良政善治」,諸如此類,根本「完美無瑕」,還有什麼需要辯論?

聽到陳國基對選舉論壇的意見後,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依我看,不如反其道而行:讓候選人上台互相稱讚,先誇對手政綱有多好,再狠狠批評自己。誰讚對手讚得最七情上面、罵自己罵得最一針見血,就算誰贏。這種充滿「正能量」的論壇,不僅創下世界選舉史先河,更肯定能吸引全港市民觀看,比什麼大匯演都更能收宣傳之效,政府為什麼不做?

最後想說的是,特區政府宣傳儘管已接近「無處不投票」——朋友說自己搭巴士(有明確路線那種)看到,在廢物回收站又看到,據聞甚至連骨灰龕場都看到——但有個宣傳效果最強勁的地方,似乎至今還未覆蓋到:公廁廁所板。

政府應該在全港公廁廁所板貼一張選舉海報,標語我都仁至義盡幫你度埋,是「急市民所急」。只要這樣宣傳,保證全宇宙都來幫你報道,還有人不知道投票嗎?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