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我的手機被來自全國各地滯留的朋友們發來的短訊淹沒了,他們回報說,有的人航班延誤或誤機,有的人航班被取消,甚至有的人長時間被困在停機坪上,有的人在機場酒吧裏喝了好幾輪酒,卻只為等待一架似乎永遠起飛不了的航班。之前我們聚在一起過了周末,如今大家正分頭飛回家。
根據我最近的觀察,我估計有一半的航班沒有按計劃起飛。官方估計,延誤或取消的航班接近四分之一。無論如何,如果你的航班和行程受到影響,那麼延誤或取消的概率幾乎是100%。
對於任何組織或參加面對面現場會議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已經成為活動策劃中的一個影響因素。人們再也不能指望在某個預定活動前一小時到達的機票了。為了以防萬一,提前一天到達會更安全。你可能會浪費時間和金錢,但要知道旅行計劃被打亂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我們大多數人原以為這只是疫情造成的短期混亂,然而現在似乎已經演變成影響航空旅行本身的一個長期性問題。事實上,光是面對層層安檢、排長隊的人潮、行李託運精簡要求、指甲剪和洗頭水等物品被沒收、不舒服的座位、難吃的飛機餐等等,這些不便就已經夠令人糟心的了。
只要飛機真的準時起飛,我們就能忍受這一切。然而現在再也不能指望準時起飛了。總部位於德薩斯州侯斯頓的航班跟蹤公司(FlightAware)提供了昨天(7月28日)單天美國全國航班的數據:航班延誤9,655架次,取消1,822架次。要知道,這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
幾年前,人們開始擔心航空旅行越來越不可靠。如今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美國人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了,以為這是很正常的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在拉丁美洲和歐洲的朋友們似乎完全沒有遇到這些問題。他們訂好機票,輕鬆地上飛機、下飛機,然後愉快地繼續自己的旅程。但當他們訪問美國時,卻震驚地發現美國航班服務變得如此糟糕,人們每天都在忍受著這種令人糟心的狀況。
那麼,乘客們該怎麼辦呢?我們根本無處申訴,也找不到能真正改變現狀的人。可憐的機艙服務員成了大家怒氣的出口,但他們也無能為力,一切都受限於他們無法掌控的因素。目前飛行員短缺,而那些到場的飛行員表現得很稱職,所以不能怪他們。機場人手不足,去責怪正在崗位上的機場工作人員根本毫無道理。
試圖讓客戶服務解決問題,只會陷入一場沒完沒了的折磨:無休止的等待音樂、繁瑣的電話轉接選單、人工智能(AI)的錄音,以及與聽不懂英語的人交談等惡性循環,最終幾乎必定是毫無結果。而使用第三方預訂服務,則最終只會陷入各方互相指責、推諉責任的泥沼,人人都說錯不在自己。
我最近買了某種航班保險,覺得這樣做這很明智。果不其然,我的航班被取消了,我理所當然地以為會全額理賠。但當我準備申請時,卻被轉介到了一家新的代理機構,和新的帳戶登入系統。關於我的個案,他們詢問了我很多問題,且像在做偵查調查,直到我發現會有理賠專員分派給我來負責我的案子時,才知道為甚麼要這麼麻煩。我眼看著得花上一小時填資料,還可能拖上幾個月也不一定會有結果,所以,最後我只好認賠作罷,自行為這張機票買單了。
在這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最近,我就經歷了一場航班輪盤賭遊戲,經歷了一整天的延誤,最終是午夜時分航班取消了。這迫使我花了120美元預訂了一家酒店,然後打了Uber去那裏。結果到了那裏後發現,整個酒店大堂都擠滿了人,身上背著行李顯得疲憊不堪,但整個酒店裏竟然沒有半個員工。除了那些正在焦急等候接待的客人外,整個酒店裏好像空無一人。
我震驚地抓起行李,徒步走上深夜的街頭,尋找其它選擇。最後找到了另一家酒店,但此時已是凌晨兩點了。新的航班預定於早上六點起飛,而且,你猜的沒錯,那趟航班又取消了。我試圖向前一家酒店申請退款,但卻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境地:沒人負責。酒店讓我聯繫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平台又讓我給酒店打電話。我感到沮喪,只想趕快回歸現實生活,所以,最終這筆錢也只好不去追回了。
至於那趟航班,根本不值得費心。整體下來我花了大約600美元,卻一無所獲。你可以說我應該多打幾個電話,持續等待電話的接通,或者給各個機構發郵件投訴那些責任方,但這樣去做本身代價就極高。要知道,把人生都耗在抗議上,真的毫無意義。
最近還有一次,我從華盛頓特區搭機回家時,我注意到一些航班延誤的跡象,於是決定不去冒險了,改訂了美鐵(Amtrak)火車。當我已經躺在床上時,手機卻響個不停,我收到了一連串訊息,說航班進一步延誤了,最後甚至改到清晨五點才起飛。這次我躲過了一劫,只是決定不再相信這套系統了。當然,我也沒有拿回我根本沒坐上的那趟航班的機票錢。
值得安慰的是,至少那次我沒有去買那些毫無意義的「航空保險」。
我相信你們也有自己的這類故事。當我的朋友們談起航空旅行的噩夢般的災難經驗時,我發現自己已經對此變得相當麻木了。不是我不想表示同情,但是現在這些問題已經如此司空見慣,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了。
我們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然而似乎沒人知道該怎麼解決。唯一真正從這些失敗中受益的,只有機場的酒吧和餐廳,它們的餐飲價格比普通餐飲高出50%,因為它們可以依賴那些無法離開的、士氣低落的旅客們。它們是都賺翻了。
至於我們其他人,則只剩下一種沮喪和無力的感覺,以及時間和金錢被掠奪而帶來的無奈和悲傷。這樣的狀況肯定會讓人越來越不願再冒險搭飛機。還不如跳上火車,或者開車前往呢。這不是很諷刺嗎?我們原以為現在應該有飛行汽車了,但現實卻是,假如飛機能正常飛起來,我們就算運氣好了。
假設我們有了一位出色的交通部長,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他該從何著手呢?專家指出,根源之一是勞動力短缺。對飛行員的疫苗強制令,引發了不少人被解僱或選擇提前退休。企業界盛行的DEI(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即多元、公平與包容)政策,懲罰了那些有能力的人,反而提拔了不適任者。2020年,供應鏈全部斷裂,至今仍未恢復。
再者,監管措施過於嚴格,以致符合安全法規的成本高得驚人。如今,一切都由人工智能(AI)和電腦掌控著,但實際上卻沒有人真正能夠控制它們。即使如此,只要某個指示燈亮錯了,航空公司也無法讓飛機起飛。天氣相關的延誤則會給全國帶來連鎖反應,芝加哥的一場小雨就能導致加州和佛羅里達的航班延誤。這是因為航班被安排得非常緊密,航空公司只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非服務乘客。
換而言之,航空行業存在著如此多的深層結構性問題,讓人甚至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著手改革。即使有位聰明的領導人掌舵,大概也只能組建一個委員會來處理。而我們都知道那通常會是怎樣的結果:一份冗長的報告擺在桌上,卻毫無進展。
超過一定收入水平的富人能夠享受的主要消費服務是私人包機。這些服務規避了所有關於安全、延誤等限制。這也意味著許多美國權貴人士對這個問題漠不關心,也沒有動力去改善現狀。
還有甚麼比航班延誤和取消更能體現當下普遍的衰退感呢?情況似乎越來越糟,惡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就目前而言,火車要可靠得多。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作者簡介:
傑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 2020)。他也是《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文集》(The Best of Ludwig von Mises, 2019)一書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廣泛發聲。聯繫方式:tucker@brownstone.org。
原文: Why Is Air Travel So Unreliabl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