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一直關注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在延遲一年後,終於塵埃落定。在7月30日中共中央召開的例行政治局會議上,確定了四中全會將在10月召開。儘管中共沒有公布確切的會期,但按照以往,大概率是在中下旬。那四中全會是否會涉及人事變動呢?這恐怕也是很多中國人和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

一般來說,中共歷次全會的內容通常是一中全會一般選舉中共新一屆領導人、政治局常委以及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等;二中全會,則是在全國兩會換屆前召開,主要討論新一屆國家機構的人事問題;三中全會則在二中全會當年的第四季度召開,一般討論「大題目」、重大決策,最受人關注。四中至六中全會在此後每隔一年的第四季度召開,審議當年各種事務,議題基本圍繞經濟、三農、黨建、行政體制改革等。七中全會一般是下一屆代表大會的預備會。

然而,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共因為黨內變動,在四中全會討論重大人事變動也有先例。

如1985年9月16日召開的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除了通過中共《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外,還討論確定了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同意了葉劍英、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等64人不再擔任中央委員會委員或候補委員的請求,同意了李井泉、肖勁光、何長工等37人不再擔任中顧委委員的請求,同意了黃克誠、王從吾等30人請求不再擔任中紀委委員的請求,而他們的理由都是基於健康原因。

再看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眾所周知,當年6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六四」大屠殺,同情學生、反對鎮壓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被迫下台,而這個決定早在以鄧為首的小圈子開會時就已經確定。

據趙紫陽的回憶錄記述,1989年5月20日在鄧小平家召開了一個特別會議,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5人中的3人(李鵬、姚依林、喬石)參加會議,另外2人趙紫陽和胡啟立都沒有被通知參加。另外參加會議的除了鄧小平外,還有中顧委主任陳雲、國家主席楊尚昆、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原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長彭真、國家副主席王震等中共元老。在此次會議上,鄧和其他元老決定撤銷趙紫陽的總書記職務。

中共元老決定後,還需要做表面文章,即通過全會確認。於是當年提前召開了四中全會,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李鵬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的《關於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決定撤銷趙紫陽的總書記、政治局常委、委員、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的職務,全會還選舉江澤民為總書記,增選江、宋平、李瑞環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增補李瑞環、丁關根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免去胡啟立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免去芮杏文、閻明復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

此外,1999年9月19日至22日召開的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除了通過《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外,還增補胡錦濤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撤銷許運鴻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職務,開除其黨籍等。

在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決定胡錦濤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戀棧兩年不退的江被免。全會還撤銷了田鳳山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開除其黨籍。

還有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確認了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東生、蔣潔敏、楊金山、王永春、李春城、萬慶良開除黨籍的處分等。

顯然,涉及重大人事問題的有中共十二屆、十三屆、十五屆、十六屆四中全會,其中還包括更換總書記、軍委主席等重要位子。

原本在2023年秋季舉行的三中全會也比慣例晚了將近一年。彼時外界分析推遲的原因或許是中共內部意見不統一,或許是疫情後經濟不振使改革進程不得不延後,亦或是某些出事的中央委員尚未明確處理意見等。

而就在去年7月三中全會總算召開後,種種跡象表明中共軍方、高層出現了各種異常,權力業已發生變動,其中包括習近平生病、權力旁落等。外界的各種傳言極有可能在10月召開的四中全會見分曉。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