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到金門旅遊,導遊講述1949年「古寧頭戰役」一段口述歷史:共軍用投降了的國軍作人肉盾牌推上前線,企圖登陸金門,在金門守防的國軍在硝煙瀰漫中猶豫了一刻,當長官當機立斷一聲令下,國軍在生存和惻隱之心的掙扎下開火;後來金門人回憶,從口音判斷,那些人只是敵人喬裝的國軍。這一幕極具象徵性,都說歷史常重演,雖情節不同,但利用分化、緊握台灣人情感軟肋的套路上是一樣的。其後共軍以木船夜襲,成功登陸,和國軍發生激烈的巷戰,雙方甚至短距離肉搏,極為慘烈,最後共軍被全殲,雙方死亡數千。導遊又描述了一個細節,軍人們的血流進了土讓,翌年,地瓜大豐收,異常甜美……

確實,自此兩岸人民命運廻異:台灣人民接過地瓜,避過摧毀人性的文化大革命、逃過大饑荒人吃人的慘況;及至幾年前台灣在全球的防疫成效名列前茅,中國卻因強制封控管理,導至烏魯木齊火災的死傷;台灣也沒發生過年輕人無故失蹤,被自殺後內臟不翼而飛,這就像脫口show中打趣地說台灣雖小,但至少「五臟俱全」;當對岸的民企一夜變國企,台灣最多在立院內爭吵要不要普發一萬元……

戰雲滿布的台海還會發生古寧頭戰役嗎?應該不會罷,大家還記得早前對岸划著橡皮艇登陸的人自稱只想來學佛法,更何況中共在經濟面紗下主導規劃的金廈大橋距離成功又跨進一大步了,再者,國會立委提議縮短陸配入籍年期等,台灣人口不斷被清洗,單用投票也無法捍衛原來的生活模式,跟著的劇情,香港人太熟悉了,難怪「726大罷免」後有些台灣朋友擔心以後台灣護照再不那麼好用(美國免簽)、也有些朋友開始積極研究移民途徑,從香港人的角度,大部份有「恨鐵不成鋼」之感。

我們無法單從726反罷免的票多於罷免,認為台灣人不那麼抗拒統一,不然如何解釋2019年蔡英文因香港「如水革命」的刺激得八百多萬票,成為台灣有直選制度以來得票最高的總統?隔岸觀火有廣角鏡的優勢,看到鷸蚌相爭後面的漁人,但在肉搏中的人滿眼是對方猙獰的面貌。許多人分析這次出乎藍綠陣型意料的罷免結果,多指向民進黨作為罷團的側翼並沒傾盡全力支持。我卻認為由罷團發動的罷免,一開始就被藍營論述為賴清德發動,與民進黨綑綁在一起的論述騎劫,這才是重要的傷害,其中當然有紅色網軍在認知戰上的壓陣,這一來,因危害國家安全、癱瘓國家的客觀事實都在藍綠對決的氣氛中淹沒,就連有些在台的香港政評人,不知是故意還是無心,把罷免說成執政黨發動,而這跟2019年中共指由香港市民自發,各階層動員的「如水革命」是境外勢力操控一樣混淆視聽。

民團的成就是歷史性的,群眾的自發性的感召是真正超越藍綠保護台灣的第三勢力,726罷免的失敗帶來的正面訊息,就是必需肯定自身的凝聚力量,無需等待某一個黨幫忙或單一的領頭人,走出同溫層,心平氣和,通過理性辯論說服仍希望保有自由民主生活的人同行,壯大民間的力量,以強靱的意志擔起「保台」的使命,民團面對的是認知戰高手,提高情商,沉著破解謬論,不被拖入情緒性的泥漿摔角尤為重要。如果最後罷免失敗,政府將處於弱勢,國家安全必受挑戰,故此,民間各行業必需為長期保衛戰做好準備(香港抗爭經驗中有許多可參考的地方),台灣比香港困難處在於全世界看到香港人極力反抗極權,及至今天並未放棄,但726的結果造成「台灣人並不那麼抗拒極權」的印象。

也許有人問,反罷免的票數多於罷免的票數,這民意不就很清楚?不應該尊重?怎可輸打贏要?我們都明白民主制度不是萬靈藥,朱立倫為何要用希特拉比喻賴清德(雖然歐洲包括德國等民主國家及筆者並不認同),因為納粹黨是通過德國國會《授權法》上台,藉由「多數決」取得極權,所以朱要說的是:民主制度得出的結果也可能是錯的。的確如此,但這裏有一個客觀標準的:如果當民主制度中的多數決,將導向一個「會破壞民主制度所擁抱的價值」的結果時,它是可以被質疑和檢討的,而全體人民就需要一起承擔。

726罷免後網絡上關於823罷免宣傳好像銷聲匿跡!歷史告訴我們古寧頭一役後,中共並未放棄攻台,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發起砲戰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曾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就現在的台海形勢,這些不只是教科書中的歷史。當年的823國軍守住了台灣的自由,今年同樣是823,歷史無疑既給了台灣人機會也帶來考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