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今(8日)早在商台的一個節目表示,因應近期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輸入個案,食環署已加強全港防蚊及滅蚊工作,特別針對利東邨及青衣等患者居所,防止本地白紋伊蚊傳播病毒。她強調,輸入個案病毒由外地帶入,關鍵在於阻止本地蚊子叮咬帶病毒人士後傳播疾病。
食環署在全港64個監察點監測白紋伊蚊,該蚊種可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及基孔肯雅熱。7月數據顯示,大部份監察點蚊患指數低於20%警戒線,部份低於5%,惟馬灣已超出警戒水平。霍明茵指,白紋伊蚊在香港市區及郊外普遍存在,難以根除。食環署在輸入個案患者居所及活動地點250米範圍內進行病媒調查,清除積水、施放殺幼蟲劑及噴灑超低量藥霧殺滅成蚊,藥效約維持2至3天,針對個案地區會更頻密施放。
霍明茵表示,本周初連日暴雨增加積水點,影響滅蚊工作,但天氣好轉後,食環署已即時跟進檢查,發現不少滋生地仍存,反映暴雨未能沖走蚊蟲。她建議市民每周檢查花瓶、花盆底盤、冷氣機托盤等積水處,定期倒水並清洗容器內壁,無需底盤的盆栽可減少蚊患,強調清理積水比滅蚊噴霧更有效。她亦呼籲從高風險地區回港者返港後14天使用防蚊劑,並指戴口罩防蚊無科學根據,勤洗手及清積水更為重要。
食環署與其它部門合作,加強環境管理及公眾教育,目標維持如2019年般無本地個案。霍明茵表示,食環署收到衞生防護中心通知後會迅速行動,清除滋生地並推廣防蚊措施,特別針對密林、草叢等高風險地點。@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