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人們故土依戀、同族相親天性的拓展與延伸,是人們在自尊自戀乃至自私基礎上,愛屋及烏、同氣相求而來的一種地緣、血脈與利益認同。與我們小時候總認為本村的山水最美、人最優秀,總希望本村的公牛戰鬥力最強,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愛國情懷是天然萌生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備。同時,愛國情懷又是錯綜複雜且並非那麼高尚純粹的,樸素自然的親切感、盲目膨脹的自我虛榮心與抱團取暖的功利主義常常交織於一體。而且,由於人們的際遇、見聞、所受教育與道德取向不同,所處階層與利益立場分化變遷,愛國又呈現出諸多大相逕庭、甚至互相矛盾的不同形態。儘管人們都宣稱自己是愛國的,但所持標準千差萬別。
有人偏愛國家的這個方面,有人偏愛國家的那個方面,究竟誰更愛一籌呢?孟子給出的答案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就是說,真正的愛國,應該優先熱愛國民,其次愛江山社稷,最後才是忠於君王政權。
岳飛北上抗金,取得了完勝戰局,此時卻接到皇帝的班師詔,命令岳家軍棄戰回朝。出於為國為民之考慮,岳飛堅決抗命,並回奏曰:「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幾日後,戰果進一步擴大,岳飛反而接連收到十二道措辭更嚴厲、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急令。終因援軍全撤,孤軍難撐,不得不灑淚班師。隨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為名逮捕,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可見,岳飛的「精忠報國」,是把守護國土、忠於國民放在首位,不然就不會忤逆得罪昏君和奸臣了。
元軍壓境,宋恭帝選擇了投降,文天祥卻拒絕跟隨皇帝,並繼續率軍英勇抗敵。後來兵敗被俘,已經投降的宋恭帝又以皇帝身份前來勸降,文天祥明確回復曰:「君降臣不降」,最終慷慨就義。所以,文天祥之愛國,也是視社稷遠重於君王。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概念與孟子略有不同。他把君王政權稱為國家,把民眾民生稱為天下。「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顧炎武認為,政權被更改,這叫做亡國。當社會上仁義道德不暢通,權貴們帶著獸類走狗殘害國民,而民與民互相坑害時,就叫做亡天下。維護政權,那只是君王臣子利益集團愛幹不幹的事,而作為平民百姓,愛護民眾、保障民生才真正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是梁啟超所歸納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有人說,沒有國,哪有家?這個「國」如果指的是顧炎武口中的「天下」,興許有些道理,但如果指的政權,那就是被當猴耍了。你祖上的祖上在明朝有家,你的祖上在被滿族侵佔的清朝仍然有家,你的爺爺在民國有家,你父親在「共和國」也有家。你的列祖列宗並沒有因政權的不斷更替而屢遭亡家殉國,不然就斷不會有今天的你。有人在這個政權下過得不太爽,就移民至另一政權,然後為了過得更爽,又移民去了再另一個政權。全世界每年有那麼多人在不同政權間移來移去,誰會認為自己是喪家犬亡國奴呢?很多國家,乾脆就是幾套班子輪流執政,也沒見人們一會兒有家一會兒亡家的情形。可見,家與政權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同生共死關聯。相反,《尚書》強調:「民唯邦本,本固君寧。」只有國民,才真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必須民心穩固了,政權才得以安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被中國人崇尚了二千多年的信條,其邏輯順序從來沒有顛倒過。平定天下,必須以治理好國家為前提。有的國家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比如說北韓,比如說以前的東德,人們千方百計都想要逃離,這樣的政權,如果讓其解放了全世界,或者,讓其去為全世界指明發展的方向,一定會禍亂天下。治理好國家,又需要以愛家齊家為基礎。如果有人連家人都不愛、連基本的家庭道義都不願意承擔,怎麼可能真正做到愛國愛民並以天下為己任呢?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又都必須以修身養德作為根本之根本。一個利益至上、缺乏道德敬畏的人,為了蠅頭小利可以將同鄉同學朋友出賣,只要籌碼稍大,連拋妻棄子坑爹都在所不辭,而其所謂的「愛國」最終會淪為欺世盜名、竊取國家利益的幌子,幾乎也就是必然而然的。芮成鋼、薄熙來、令計劃、徐才厚、周永康、那麼多的貪官污吏碩鼠……一樁樁,一件件,鮮活而經典。他們無一不曾是高高在上的愛國楷模乃至愛國化身,然而,多少醜陋不堪言說,多少禍國殃民假愛國之名瘋狂潛行!
國與國之愛,國與人之愛,人與人之愛,其間很多道理都是共通的。愛慕以色,色衰而愛馳;苟合以利,利盡則反目;傾心於勢,勢弱而恩斷……如此種種,表面上言愛,骨子裏愛的其實是自己,只不過受聲色犬馬、功名利祿所驅使,暫時維繫罷了。
歷史曾經反覆證明,並必將繼續證明,凡為了私利罔顧原則、只為君王唱讚歌的人,大都是關鍵時刻絕塵而去甚至落井下石的人。人生經驗也告訴我們,凡那些喜好在酒肉歡場上互相吹捧的朋友,恰恰都是患難之際最不靠譜的朋友。王立軍薄熙來之間,長期各懷鬼胎,互留暗手,最終鬥了個魚死網破。這個故事深刻而生動地說明,壞人與壞人是不存在團結的,只會有狼狽為奸、相互算計的利益勾結。而這種勾結隨時會因利益格局的紊亂而轉向,說不準哪天就會將彼此埋葬。所以,歷史上那些熱衷於腐敗與壞蛋治國、總喜歡通過利益收買去豢養小人與奴才的政權,表面看上去人多勢眾,但實際只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終究逃不過幻象破滅、兵敗如山倒的那一天。歷朝歷代的末期無不如此。
唯有以良善和鳴、道義相守為基礎,赤誠以待、坦坦蕩蕩的君子之交,才真正可以肝膽相照生死相依,才真正是日久彌堅而值得信賴的。所以智慧的人選擇朋友和結婚對象,必定以道德人品作為首要考慮。而明君聖主之治國,也必會致力於親賢臣而遠小人。
有人說,我愛國,所以我從不投反對票。這話要擱古代,就是標準的奸臣。視君王政權為至高無上,一味阿諛奉承,高唱讚歌,這是李林甫、秦檜、魏忠賢、和珅等等這些奸臣小人才幹的事情。這話要放在當今大部份國家,也都會鬧笑話。在很多國家,往往越愛國的人,越會毫不留情的批評政府和總統。據說美國小學生第一堂課的入學誓詞就是:「我保證使用我的批評才能,我保證發展我的獨立思想……」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斐遜也說了:「異議是愛國的最高形式。」
有人說,國家強大,這比甚麼都重要。其實,只有在藏富於民的基礎上所達成的國家強大,才是真的比較重要。而且,如何替日益強大的國家套上緊固的道義韁繩,這更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中華武術強調武德,認為功夫越高,責任與破壞力越大,就越應該配套以嚴格的武德修養,不然終會害人害己。試想,讓一個情緒衝動、剛愎自用、難於自控的小孩手握著槍炮炸彈,對他自己能帶來多少好處呢?
二戰之前的德國與日本不可謂不強大。當時全世界正發生經濟危機。德國自納粹黨上台後,經濟就逆勢高速增長,失業率大幅降低,很快愛黨愛國愛希特拉成為了主旋律。隨著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成功舉辦,愛國情緒更是空前高漲。而且愛國主義的光環下已經難容任何批評與反對聲,無數憂國憂民的異見人士被當成「國家公敵」投入監獄或直接抹殺。這時的納粹無異於一匹瘋狂而脫韁的野馬,很快便將德國拖入戰爭泥沼,並為全世界帶來了二十世紀最大的戰難。日本軍國勢力則也是高舉愛國主義大旗,製造了一系列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將所有妨礙「愛國主義」的不和諧聲音通通閹割掉,然後勢不可擋地從一場錯誤走向了另一場錯誤。
所以,愛國,這種天然萌生、錯綜複雜、盲目多變的生物性情緒,並不應該讓其上升到崇高而理想的準則高度。愛國一旦成為具有強烈排它性的愛國「主義」,災難,就開始醞釀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