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港星馮淬帆久居台灣39年,於今年10月31日離世,享壽81歲,一生未婚無子;11月13日,告別式在台灣舉行,周潤發、曾志偉、苗僑偉等港星以花籃致意,香港導演杜琪峯及多位影視界人士到場送別。
這位從粵語片、楚原電影到許多劇作的跨代人物,不僅以自然的喜劇節奏聞名,更以其堅持原則與鮮明個人風格著稱。
他自1980年代中期移居台灣並取得身份證,長年保持坦率直言的作風,終其一生堅持立場,曾公開表示「樂見全世界反共」,毫不掩飾。家屬依其遺願,將其骨灰安厝於金門,與其敬重的胡璉同處,了結多年心願。
信念與經濟現實
2021年《香港01》曾有一篇報道指出,華裔明星在2017年至2020年間的收入排行榜中,前30名演藝人士的資產皆逾10億人民幣。其中,周杰倫以四年總收入超過20億人民幣(約港幣26億元),平均每年賺得5億元人民幣(約6億港元),穩居榜首。
香港藝人方面,劉德華以14.1億元人民幣位列第6,Angelababy以12.58億元人民幣排第13位,鄧紫棋以12.55億元人民幣居第14位,陳奕迅以11.49億元人民幣名列第21位,而古天樂則以10.33億元人民幣排在第29位。
當今擁有超高收入的明星,無疑都是流量的象徵。然而,多數明星深諳演藝圈的「生存法則」,特別是在涉及政治議題時,往往選擇保持中立,或以紅色政權樂於聽聞的語言表態;更有不少人懂得如何規避敏感問題,以免惹來麻煩。
這也凸顯出,敢於表達個人信念、堅持原則而無所畏懼的演藝人員,已成為極少數。馮淬帆正是其中之一,他的鮮明立場成為時代的稀缺品。
特別是在香港演藝產業長期受大陸市場主導、法律及政策環境日益收緊之下,政治與商業風險同步上升。這樣的選擇往往伴隨明確的「經濟成本」,可能失去龐大的票房與代言收入,甚至面臨市場合作受限。
但另一方面,堅持原則的藝人也獲得了新的品牌標籤與觀眾支持,杜文澤即是「反送中」後堅守信念的代表人物,雖然放棄了在香港的演藝事業,卻在台灣創造出另一片氣象,同時也擁有尊嚴的自由生活。
政治中立或傾向主流的藝人雖可獲巨額回報,但在港台及海外民主社群中的影響力漸弱;相對地,堅守信念的藝人雖失去商業市場,卻凝聚了穩定的價值型觀眾群。
香港價值的折現
馮淬帆的離世,不僅是影壇的損失,更像是一個時代自由精神的謝幕。他的一生幾乎映照出香港文化自由的曲線,從以信念與創造力撐起的黃金年代,到制度同化、價值被稀釋的現實。
這樣的堅持並非激進,而是相信制度應能包容異見,相信文化仍能孕育自由。這種信念曾是香港最珍貴的無形資本,也是這座城市自信於世的底氣。
如今,資金可以跨境、人才可以遷移,不過,靈魂的方向仍難以複製。我們應該要記得:真正的香港價值,不在地產與金融,而在那份對自由與誠實的執著。
對許多人而言,香港的自由精神即使被流放、被稀釋,仍未被消滅。那是一道頑強的光,微弱卻不滅,照見我們仍願記得、仍願相信的那個香港。@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