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歲的男子在與ChatGPT討論從飲食中去鹽後,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神經毒性疾病。醫學研究人員提醒公眾,在向AI聊天機械人尋求健康建議時要謹慎。

根據8月5日華盛頓大學醫生的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案例研究,這名男子告訴醫生,在得知到氯化物對健康不利後,他決定杜絕飲食中的氯化鈉(食鹽的主要成份)。在向ChatGPT諮詢後,他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用從網上購買的溴化鈉代替了氯化鈉。

他報告說自己感到疲倦、失眠、協調性差、臉部痤瘡、車厘子狀血管瘤(皮膚上的紅色腫塊)和極度口渴。該男子還表現出偏執的跡象,他聲稱鄰居試圖毒害他。該患者先前無精神病史,住院期間偏執情緒日益加重,並報告出現幻聽和幻視。後來被送進精神科接受治療。

該男子被診斷出溴中毒,這是一種對溴化物的嚴重毒性反應。溴中毒在20世紀初廣為人知,據信當時幾乎每十例精神病入院病例中就有一例與溴中毒有關,這主要是由於非處方鎮靜劑中廣泛使用溴化物。後來美國限制了可攝入產品中的溴化物鹽,溴中毒急劇減少。

論文作者表示,該案例顯示了AI的使用可能會助長不良健康後果,警告AI聊天機械人提供缺乏適當背景資訊的風險。

由微軟支持的ChatGPT——OpenAI於8月7日宣布對聊天機械人進行升級,強調在健康相關應用方面做了重大改進。開發人員表示,最新的GPT-5模型現在能夠更好地「主動標記潛在問題」,並在考慮用戶具體情況的同時提供更精準、更實用的答案。然而,該公司強調,ChatGPT 不能取代專業幫助。

這篇論文在GPT-5之前發布的。研究論文的作者表示,他們無法獲取患者的ChatGPT對話記錄,因此無法確定患者究竟收到了哪些建議。他們指出,患者可能使用的是GPT3.5或4.0。當研究人員向ChatGPT3.5諮詢甚麼可以替代氯化物時,聊天機械人提到了溴化物,但沒有提供健康警告,也沒有詢問作者為甚麼要尋求這樣的訊息。論文作者寫道:「當患者尋求氯化鈉的可行替代品時,醫學專家不太可能提到溴化鈉。」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