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因為人口高齡化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口比例持續增加,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上升。消委會今日(1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方便及容易負擔的優質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遙距醫療隨著科技進步變得更普及,成為一種新趨勢。而為了促進將遙距醫療納入現有的醫療體系,消委會進行了題為《信任與創新:提升遙距醫療管治》的研究(下稱「研究」),希望了解消費者及醫生與中醫(統稱為「中西醫」)對遙距醫療服務的看法和體驗。審視遙距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營商手法及服務條款,並提供建議促進在香港持續發展遙距醫療。

在研究中,消委會發現多項與遙距醫療相關的根本問題,包括監管框架分散、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明確,以及保險保障範圍不確定。在營商手法方面,研究亦發現多項問題,包括資訊透明度不足及含糊不清、可供選擇的中西醫及診症時段不足導致消費者缺乏選擇、操作支援不足,以及對遙距醫療平台或通訊工具的私隱及安全性存疑。

因此消委會提出5大建議,分短期、中期及長期逐步推行,希望透過改善管治及提升市場透明度,以賦權消費者,並加強使用遙距醫療服務的保障。

加強相關專業人員指引

消委會表示,由於本港的遙距醫療服務仍處於發展階段,現時相關指引未有涵蓋所有服務提供者,個別服務提供者的職責和法律責任並不清晰。

在19個被檢視的商家中,有4個更聲稱所提供的遙距診症服務不應被視為診斷或治療。事實上,幾乎所有(99.5%)受訪中西醫均認為遙距醫療服務需要作出改善,而66.5%的中西醫則認為加強遙距醫療相關指引,對於釐清各方責任及保護中西醫和病人非常重要。

消委會認為,隨著其它醫療專業更廣泛地應用遙距醫療,作為中期措施,相關專業醫療機構亦應制訂全面的指引,供相關專業人員遵循,因此建議納入指引的項目應涵蓋服務的臨床標準、提供者的義務和法律責任、知情同意的口頭披露聲明、人工智能(AI)的使用等。

改善平台及通訊工具

調查顯示,消費者(50.5%)最常使用WhatsApp及Zoom進行遙距醫療,中西醫(55%)則以WhatsApp為主。消費者(40.3%)和私家中西醫(42.7%)均擔心使用通訊工具時,診症過程可能被追蹤及監視;另有29.9%消費者同時擔心平台收集過多個人及付款的資料。

在19個被檢視的商家中,有8個透過訂立服務條款,迴避因病人使用其服務而可能引致的損失或傷害所帶來的法律責任;其中1個更聲稱不會承擔由系統故障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責任。為建立消費者對遙距醫療服務的信任,消委會建議在短至中期可考慮,包括自願認證制度,鼓勵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建立自願認證機制,符合數據安全和私隱保障要求;或是建立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的白名單,列出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的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供消費者使用;以及鼓勵私營醫療機構和中西醫與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簽訂服務協定,以約束他們遵守相關保密規定。

提升市場透明度

消委會的桌面研究及投訴個案分析顯示,遙距醫療收費及服務資訊普遍欠缺透明度,包括收費欠清晰、退款機制不明確及服務資訊混亂等。

在19個被檢視的商家中,有3個沒有在網上提供服務條款;有15個沒有明確指明在中西醫認為病人不適合進行遙距醫療情況下的退款安排。其中的16個商家對遙距醫療適用的病症有不同標準,容易令病人無所適從。而在14個受訪商家中,4個沒有就遙距醫療服務訂立任何服務條款。

在尋求支援方面,接近五分之一(17.9%)的受訪消費者認為使用遙距醫療平台的技術支援不足或不清晰。在消委會接獲的遙距醫療服務投訴個案中,最常見的投訴原因是無法提供服務/退款 (例如未能成功連線中西醫進行遙距診症,難以聯絡平台客戶服務),佔 57.1%。

消委會建議業界主動公開與價格相關的資訊,並提高整個遙距醫療過程的透明度,提供清晰的收費和操作資訊,例如服務條款、退款和藥物送遞安排、服務供應商認為不適合進行遙距醫療的狀況。

同時加強員工培訓,制訂內部指引,以確保客戶服務員為病人提供必要和適時的資訊和技術支援。

提高服務的可用性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消費者及中西醫對使用遙距醫療服務的主要障礙看法相近,當中「未能進行身體檢查」為最大憂慮(消費者:44.5%;中西醫:77%),其次為「對醫療事故或誤診有憂慮」(消費者:27.8%;中西醫:41%)。與其它常見門診服務不同,保險保障範圍是否涵蓋遙距醫療,取決於各保險公司醫療保險計劃的設計。保障範圍的不確定性,或會引起消費者在使用遙距醫療服務時產生財務憂慮。

消委會鼓勵醫療服務提供者、醫療專業人員和公眾積極參與醫健通系統,以互通健康紀錄,作為持續進行措施。以及將保險保障範圍擴展至更多遙距醫療服務。

消委會認為,保險公司在設計醫療保險計劃時,應將遙距醫療服務納入考量。建議保險公司考慮擴展醫療保險保障範圍,更廣泛地涵蓋遙距醫療,以減少病人在使用遙距醫療服務時的財務憂慮。至於現有的醫療保險計劃,應考慮為常見的遙距醫療服務(例如遙距診症、跟進護理服務、藥物等)提供保險理賠安排。遙距醫療及當面診症服務的理賠標準應該一致,以確保病人獲得同等保障。

教育和支援消費者安全使用

消委會認為,公眾教育是這項工作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業界亦要肩負責任,確保消費者獲得充份資訊和支援,以建立消費者對遙距醫療服務的信任。根據消委會的調查顯示,逾三成(34.7%)受訪中西醫認為病人缺乏使用遙距醫療的技術知識,造成使用上的障礙。

消委會建議,在短期內,遙距醫療服務提供者需要考慮病人在數碼素養與需求上的差異,例如用多種語言提供基本資訊及提供不同查詢渠道,包括查詢熱線。

政府亦可向消費者提供防詐騙的資訊,例如定期清除瀏覽歷史紀錄和小型文字檔案訊息( Cookie ),以降低被追蹤的風險;謹慎使用遙距醫療服務,以避免成為深偽技術的受害者,並要驗證中西醫的身份。消費者可使用香港警務處推出的「防騙視伏器」及「防騙視伏 APP」,在面對可疑網址、電話號碼、付款帳戶時評估欺詐風險及網絡安全。

政府應持續地在地區層面提高公眾對遙距醫療的認識並教育公眾,包括使用遙距醫療時的技術知識和病人權利,以建立他們自主健康管理的能力。

消委會認為,香港應更有效地將遙距醫療融入本地醫療體系之中,但仍有各種挑戰亟待解決,例如數碼素養差異、基建發展、人工智能科技進步、跨境法律責任、私隱和數據保護問題。消委會希望透過本研究,提升社會對遙距醫療的關注,並探討所需的改善措施以充份發揮其潛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