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周三(8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出口額出現四年多來最大跌幅,並且已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表明美國關稅持續給日本製造商帶來壓力,不過,出口量卻上升1.2%,顯示出口商為維持市場份額,已經自行降價吸收美國關稅成本。
根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PDF),日本7月出口額同比下降2.6%,跌幅超過市場預期的2.1%。這一下滑主要由汽車、汽車零部件與鋼鐵帶動,為自2021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總體貿易赤字達到1,175億日圓,市場原本預測7月可達1,962億日圓順差。
數據顯示,日本7月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0.1%,已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其中汽車與零部件出貨量分別大幅下跌28.4%與17.4%,對美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更減少31.3%。不過,美國仍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
對中國的出口則下降3.5%,這已是連續第五個月收縮;對歐盟出口則下降3.4%,為三個月來首次減少。不過,對香港的出口卻逆勢上升17.7%。
整體進口額在7月下降7.5%,為兩個月來首次減少,跌幅小於市場預測的10.4%;進口數量則增加4.0%,連續第五個月上升。
匯率方面,7月官方平均匯率為145.56日圓兌1美元,日圓較去年同期升值8.9%。
美日關稅與日本經濟前景
今年4月起,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並對大部份其它商品加徵10%的關稅,6月則將鋼鐵關稅加倍至50%。
汽車業是日本最大的出口產業,上述措施對其構成重大壓力。日本汽車製造商為維持出貨量,多數選擇降價吸收額外成本,但經濟學家預期這最終仍可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在此背景下,美日已於7月22日、23日達成協議,美國同意將汽車關稅從原本的27.5%下調至15%,其它商品也降至15%。
不過,新的關稅水準仍遠高於原先的2.5%,且美方並未公布調降關稅的具體生效日期。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NBC訪問時強調,有關用於正式記錄美日、美韓貿易協議的文件「還需要數周才能準備好」,但他表示美國已與日本、南韓就協議達成「共識」。
在自民黨執政聯盟於7月參議院選舉失利後,日本首相石破茂正面臨下台呼聲。他因未堅持要求將美日貿易協議的細節落實為書面文件而遭到抨擊。
不過,石破茂表示,日本不堅持將協議落實為文件,是為了避免延誤美方減稅進程。
經濟數據顯示,日本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1.2%,主要受淨出口推動。
7月的出口額下滑,可能加劇外界對日本經濟的擔憂。在過去五個季度中,雖然日本國內消費疲弱,依靠出口仍能勉強實現增長,但出口若進一步下跌,則可能陷入衰退。
出口持續下降也可能促使日本央行(BOJ)保持謹慎立場。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將在9月19日的政策會議上暫緩加息,觀察關稅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