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稀土磁鐵(rare‑earth magnets)出口大幅回升,達近半年最高水準,顯示在中美達成關稅休戰協議後,關鍵礦產供應正逐步恢復。

根據中共海關總署數據,7月稀土磁鐵出口總量達5,577噸,連續第二個月增長,並創下今年1月以來單月最高。

其中,對美出口619噸,較上月躍升75.5%,年增4.8%。此前因出口審批受阻,4至5月對美出貨一度跌至僅46噸,導致部份美國製造業供應鏈中斷。

美中於今年5月12日在日內瓦談判後,中方承諾逐步恢復稀土出口流向;隨後6月9日至10日,雙方在倫敦續議相關事宜。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本月初接受接受CBS《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專訪時表示,兩國政府之間的對話重點集中在稀土磁鐵和礦物上,美方的重點是確保磁鐵從中國流向美國,以及相關的供應鏈能夠像中共實施控制之前那樣自由流動,「我會說,目前我們大概已經達成了一半的目標」。

供應回暖 歐洲需求仍為最高

此次中國出口管制涉及17種稀土元素中的7種,以及含有限制原料的磁鐵產品,影響範圍涵蓋美國與歐洲。儘管美國進口大幅反彈,德國仍是最大買家,7月進口達1,116噸,月增46%。

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中國稀土磁鐵出口總量27,897噸,同比降幅已由上半年的近19%縮小至15%。

美歐加速稀土的「去中國化」布局

稀土磁鐵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家電與軍用設備。全球約70%的稀土開採與90%的精煉作業集中在中國,在4月的中美關稅衝突中,稀土更被北京視為最具威懾力的籌碼。其短缺一度迫使海外車廠停產,也推動美國加快建立自主供應鏈。

美國國防部7月宣布將投資4億美元支持本土唯一的稀土生產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並簽署供應協議。該公司股價自此已上漲超過130%,顯示市場對美方「去中國化」戰略的期待。

歐洲等世界其它地區一樣,也正努力降低對中國稀土進口的依賴。歐盟的《關鍵原材料法案》於去年生效。該法案訂立目標,要求在2030年前降低對進口關鍵原材料的依賴,涵蓋開採、加工與回收等環節。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彭博社的相關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