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9月3日大閱兵舉行前夕,全國各地多名維權人士與異議學者、律師再度面臨嚴厲維穩措施。有知情人透露,知名媒體人高瑜已被強制去外地旅遊。
異見人士在所謂的敏感時刻,往往被上崗、軟禁外,甚者更被國保以「旅遊」名義帶離北京或居所。這一做法在中國早已並不陌生,但因閱兵規模之大、安保等級之高,本次執行力度尤為強烈。
北京維權人士劉先生透露,獨立媒體人高瑜自8月25日起即被國保帶往外省強制「旅遊」,距離北京上千公里。高瑜年逾八旬,因心臟與血壓問題隨身攜帶十餘種藥物,強制外出令其健康堪憂。他說:「高瑜25日上午離開北京,聽說有兩個機場陪同,應該是去南方某地,機票行程已經安排好,具體安置地點不便透露。」
外界普遍認為,北京當局此舉是為避免她在閱兵期間透過海外媒體或網絡發聲。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異議學者告訴《大紀元》,北京已有多名知名人士受到限制:「查建國、何德普,李蔚,還有莫少平律師、尚寶軍律師以及浦志強等人,部份被嚴密軟禁在家,部份則下落不明,外界難以掌握他們的具體情況,但肯定被當局控制。」
北京疫苗受害者王先生也向記者介紹,維權人士錢大龍此前已被帶到河北「旅遊」十餘天,返京後則被軟禁於北京郊外山區,隨時可能再度轉移。「還有北京的劉燕、李路光,江蘇常州的胡大艷,河北邢台的梁輝等人均被『上崗』。」
王先生強調,被看守者通常由七至八名警員分班監控,有些人即使並未嘗試赴京,也被要求在當地接受警方手機定位,直至9月3號閱兵結束。
另一位長期上訪的李女士則表示,北京自8月21日起正式進入閱兵安保敏感期,訪民群體首當其衝成為主要監控對象。據她回憶,「早在8月9日,就有人被帶往昌平、平谷等地『旅遊』,也有人直接在家中被上崗。部份訪民甚至在接受所謂『慰問費』後,被要求自行離開北京,待閱兵過後方可返城。」
北京退休公務員郭先生告訴記者,近期北京市內到處封路,限行,很多人舉家外遊;「好多人到四川、新疆去旅遊了,現在外地車輛進京受到嚴格限制,北京城區交通量明顯減少,氣氛緊張。」
知情人士透露,本次閱兵期間的維穩經費並非由中央統一撥款,而是層層下放至各街道辦事處承擔。經費用途包括僱用臨時安保人員、支付異見人士「旅遊」期間的食宿開支,甚至直接以現金形式要求相關人士離開北京。這種由基層承擔的維穩模式,進一步加重了地方財政壓力,但在政治任務面前,地方政府普遍選擇不惜代價。
除了北京之外,其它省份亦出現大規模維穩情況。貴州多名人權研討會成員近日亦遭遇「被旅遊」或軟禁。該組織人士李先生對《大紀元》透露,」貴州人權研討會的陳西、廖雙元、黃燕明、曾寧等十餘人均被上崗。有的被帶往郊外農家樂或其它偏遠場所,行動自由受到嚴格限制,至少一周後方可解禁。」
「與往年六四周年、兩會等敏感節點相比,本次閱兵所觸發的管控措施毫不遜色,甚至更為嚴厲。」李先生說。
貴州大學退休教授方女士表示,中國政府在每一次重大政治活動或敏感時期,均會加緊對異見人士的掌控,這已成為一種制度化的維穩模式。她說,官方將其定義為「維護社會穩定」,實則透過強力安保與監控手段,消弭任何可能的異議聲音。「即使中國當前財政狀況普遍吃緊,地方債務壓力沈重,政府在維穩方面卻始終不惜投入巨資,啓動跨省管控等等,這顯示出官方對所謂突發事件的高度不安全感。」
方女士說,當局採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並無任何法律依據,卻在中國已持續十多年。從北京兩會到奧運會,從亞太經合會到六四周年,每逢重大政治場合與紀念日,維權人士與異議學者便首當其衝。「閱兵本應是展示國家自信的場合,但在嚴苛維穩背景下,卻更凸顯了官方對社會輿情與民間行動的恐懼。」她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