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娛樂業的大富豪夜總會高調開業不足兩個月火速結業,中檔超市Fusion降格變百佳,再到零售巨頭DFI(前稱牛奶公司)大規模裁員精簡架構,反映各方面的消費及企業規模萎縮,消費降級已成定局,更大的問題仍在後頭,中小型地產商路勁沒依時支付到期票據利息並發盈警,成為本地地產商的第一滴血,明年債務到期更加嚴峻,有外媒推算明年地產商債券到期激增70%,本報按金管局數字推算明年有關物業發展及投資貸款達2878.28億港元或到期。結業潮及消費降級或令投資物業估值偏低及難脫手,住宅物業市場亦難見樂觀長實(01113.hk)執行董事趙國雄接受信報訪問時指樓市貨尾「幾年內也消化不完」。
香港娛樂業標誌性場所大富豪夜總會,今年6月14日易名「大富豪BIG BOSS GENERATION」在尖東原址重開,但僅營業2個多月後於8月20日突然宣布停業,行政總裁李健民表示停業因內地股東要求審計,生意額與他們預期有落差。據傳媒報道,該舖月租約110萬港元,租約期長達十年,短時間內結業嚴重影響舖租及估值。
大富豪並非唯一「快閃」結業的生意,去年主打湘西風味的快餐店蘿蔔向南僅營業4個月即結業,原舖由由懷舊玩具散貨場以短租形式承租舖位;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2023年5月首度在港營運,開業時曾吸引大批人排隊,該店在2024年6月結業;主打廣州小食的咕嚕丸子屋去年亦「拉閘」結業,在港經營不足一年。大富豪事件只代表這一浪結業潮持續。
造成結業潮的主因,是消費降級。根據統計處最新數據,今年首季GDP增長達3%,第二季增長輕微加速至3.1%;不過,失業率由2024年的3.2%攀升至2025年第二季的3.6%,臨時數字更顯示5月至7月失業率升至3.8%。這現象被稱為「無就業復甦」。
經濟增長未能惠及就業市場,反過來影響企業經營。有麗港城居民發現區內高級超市Fusion,近日裝修後竟變成百佳,有網民直言這是「消費降級」的訊號。事實上不止麗港城,早前樂富商場等地區的Fusion,亦有改裝為百佳超市。
阿里巴巴集團(9988.hk)執行主席創辦人馬雲旗下南華早報引述DFI集團(前稱牛奶公司)行政總裁Scott Price給員工的電郵,稱公司將推行一系列營運精簡措施,包括裁員及把部份職位外判,以滿足顧客對貨品更低價錢的期望。DFI零售集團目前在本港經營惠康、Market Place、萬寧、7-Eleven及IKEA等品牌,最新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錄得虧損約3,800萬美元(約2.96億港元),去年同期則錄得約9,500萬美元盈利。連同大班結業、歐萊雅(L'Oréal)香港分部裁員等(見表),估計過去3個月連鎖店結業至少令400名員工失業。
日期 | 公司 | 事件 | 詳情 | 裁員/遣散人數 |
2025年6月24日 | 大班麵包西餅 | 全線結業 | 41年歷史冰皮月餅創始品牌,12間分店同日停業 | 約200人 |
2025年6月底 | 歐萊雅(L'Oréal)香港分部 | 裁員併入大陸 | 與大陸分部合併,僅保留少量前線溝通員工 | 超過200人 |
2025年6月30日 | city'super美食廣場 | 分店結業 | 銅鑼灣時代廣場店營運30年後結業 | 數十名 |
2025年6月底 | 驚安之殿堂鮮選壽司 | 全線結業 | 開業4年後最後一間分店結業 | 不詳 |
2025年6月27日 | 嘉禾院線 | 停止港澳營運 | 6間影城同日結業,部分由新營運商接手 | 不詳 |
2025年8月 | DFI零售集團 | 裁員計劃 | 惠康、萬寧、7-Eleven母企計劃裁員 | 未公布 |
上周沒依時支付到期票據利息的路勁 (01098.hk) 發盈警,預期截至6月底止半年,淨虧損約19億至2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0.27億元,擴大85%至104%。為本地發展商首間未有到期未付利息。同期,新世界決定延遲4筆未償還金額共31.88億美元(約248億港元)的永續債派息,然而,技術上未算違約。路透社引述倫敦交易所數據並進行計算,指出明年香港地產商債券有近71億美元(554.75億港元)到期,較2025年增加接近70%。
根據金管局本地借貸數據,2025年第二季有關物業發展及投資貸款達1.45萬億港元,佔本地總貸款33.4%,唯官方並未公布債務到期年份。根據香港傳統四大地產商上市公司年報,2026年到期負債約為各公司總負債的兩成(見表),本報按年報比例推算明年有關物業發展及投資負債到期額估計達2878.28億港元,估計明年仍然是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的還款高峰期。
發展商 | 2026年到期 | 佔總額比例 |
---|---|---|
新世界發展(0017) | 330.57億港元 | 22% |
長實集團(1113)* | 93.75億港元 | 17% |
新鴻基地產(0016) | 211.55億港元 | 17% |
恒基兆業(0012) | 200.81億港元 | 23% |
平均: | 20% |
*長實並沒有標明2026年的到期負債總額,僅以「於2至5年內到期借款為港幣 375 億元」表示,故此以此數除4年作參考之用
資料來源:各股份年報
投資物業外,本港住宅物業亦見問題,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指,本港樓市庫存過剩,未計新供應已有貨尾量約2萬伙,唯一年銷售約1.2萬伙,料庫存幾年內也消化不完,發展商難以加價,預料要約兩年時間才改善。仲量聯行則指,截至今年3月,有9.3萬新樓可供出售,估計需要56.7個月消化,較2015年至2021年平均消化期51.3個月長,料發展商會持續減價。
CBRE統計,2025年第二季僅錄得16宗大宗商業地產投資,創2008年第四季以來新低,且一半為「財務壓力」資產;戴德梁行第二季報告指出,零售持續負面,核心街舖及餐飲租金全年料跌1%至3%。在消費降級、結業潮與債務高峰三重壓力下,香港零售及住宅物業正步入估值下行與流動性緊縮的惡性循環,短期內難見扭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