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唾液腺的良性腫瘤不會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能引起局部不適、腫脹,並影響咀嚼、說話或面部表情等功能。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麻使用與這類腫瘤的發生存在顯著相關性。

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最新研究顯示,吸食大麻罹患良性唾液腺腫瘤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洛杉磯耳鼻喉科醫師艾比·門德爾松(Abie Mendelsohn)告訴《大紀元時報》, 「由於大麻煙霧中含有與煙草煙霧相同的多種致癌物及刺激物,長期被吸入可能會導致唾液腺細胞發生變化,這是生物學上合理的推論。」

該項回顧性研究涵蓋2005年1月24日至2025年1月24日期間的資料,通過 TriNetX美國協作網絡分析來自66家醫療機構的匿名紀錄。研究檢視了近18.4萬名年滿18歲、被診斷為大麻食用疾患的患者,並與逾620萬名未吸食大麻的患者比較。結果顯示,大麻食用疾患患者中有0.08%出現良性唾液腺腫瘤,而一般人群僅為0.02%。

所謂「大麻食用疾患」(Cannabis use disorder,又稱大麻依賴或大麻成癮)並非指偶爾使用者,而是指因大麻依賴而導致個人社交、職業或日常功能受損的狀態,是大麻使用問題中最嚴重的類型。

大麻與腫瘤的因果關係仍待驗證

儘管研究顯示存在關聯性,但尚無法確認大麻是否直接導致腫瘤發生,因為研究並未分析大麻的使用方式、劑量或對組織的影響。門德爾松表示,這是一項新發現,但仍需更多研究證實因果關係。石溪醫學中心(Stony Brook Medicine)頭頸外科醫師克里斯托弗·瓦里森(Christopher Vanison)指出,高溫與煙霧可能改變唾液腺細胞,進而引發腫瘤。他補充:「吸煙與華辛氏腫瘤(一種良性唾液腺腫瘤)高度相關,大麻煙霧可能具有類似作用。」

研究團隊建議開展長期追蹤研究,深入分析大麻使用模式及其對唾液腺的潛在生物影響。一旦證實因果關係,將進一步擴大大麻使用的健康風險清單。另一項涵蓋逾 11.6 萬人的研究顯示,重度使用大麻者罹患口腔癌、喉癌等頭頸癌症的風險亦有增加。

唾液腺腫瘤的早期症狀與警示訊號

門德爾松提醒,唾液腺腫瘤早期多為無痛性腫塊,但隨腫瘤增大,可能導致局部隆起、壓迫口腔與喉部結構,引發張口或吞嚥困難。值得警惕的症狀包括:

﹡面部持續疼痛

﹡局部麻木或肌肉無力

﹡半邊面癱(如無法正常微笑或閉眼)

﹡腫瘤區域皮膚潰瘍或刺痛感

他強調:「這些徵兆往往是惡性腫瘤的先兆,應立即就醫評估。」

作者介紹:George Citroner 負責報道健康與醫學相關新聞,包括癌症、傳染病與神經退化性疾病。他因一篇關於男性骨質疏鬆風險的報道,在2020年獲得了媒體骨科報道卓越獎。

原文「Cannabis Users Face Up to 5-Fold Higher Risk of Benign Mouth Tumor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