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市蘭山區被外界稱為「蘭山模式」的徵拆操作近日再度引發爭議。一名居民投訴稱,其房屋在未簽訂徵收協議、也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於前年被強行拆除。儘管蘭山區政府在去年已確認街道辦行為違法,但至今未給予任何賠償、補償或安置。

家住蘭山街道辦事處後十里鋪社區的彭煥美的鄰居許女士9月2日告訴《大紀元》,2023年4月18日下午,彭煥美的兒子與兒媳接孩子放學途中順路查看老宅時,赫然發現兩套房屋已被推平,屋內財物亦被清空。此前房屋供水供電曾被人為破壞,一家人被迫遷居他處。她說:「我記得是下午三點多報警,轄區派出所一開始還不肯出警,最後有兩名民警勉強到場,但拒絕出具接警單,理由是『領導不同意』。」

事後彭煥美多方打聽原因,才得知房屋被納入拆遷範圍。彭煥美的一位友人對記者說,煥美從未收到過徵收通知或看到過任何公告,也從未與政府簽署過任何協議。「他們趁著煥美不在家,秘密將房子拆掉。我們這裏很多房子都這樣被強拆,沒有法律程序,也不談補償。拆完之後,就把土地賣給地產商。」

最近兩年,彭煥美展開申訴維權,卻屢遭打擊報復。彭煥美的親戚趙鑫說:「她的大兒子因其申訴,反而被街道辦工作人員上門施壓,甚至在其工作單位外拉橫額、靜坐抗議,最終導致其被單位辭退。」

記者致電彭煥美本人,她表示受到威脅,近期不方便接受採訪,但強調其鄰居和友人的陳述屬實。「的確是這樣,我家的房屋遭到強拆,我就此多次到北京上訪,但無人理會。最近我不方便跟你說話。」

趙鑫表示,2023年6月8日,彭煥美向臨沂市蘭山區政府提出行政復議,要求確認街道辦行為違法並作出賠償。2024年3月14日,蘭山區政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認定街道辦的拆遷行為確屬違法。然而,一年多過去,她一家仍未獲得任何形式的賠償或安置安排。

山東訪民孟女士告訴記者,近期,彭煥美多次通過信件、短訊向原臨沂市委書記、現任副市長孫德士反映房屋被強拆的情況,提交約見申請,但均未獲回應。她質疑地方政府所謂的「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承諾只是空話。她說:「彭煥美說實在想不明白,為甚麼政府違法拆她家的房子卻沒人查處?」

徐女士還說:「今天北京正在閱兵,天安門城樓上的官員們風光無限,但老百姓的權利卻無人維護。彭煥美告訴我,『自古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難道公權力就可以無視法律、為所欲為嗎?」

分析人士表示,臨沂蘭山區的徵拆模式早有前科,其典型特點是徵收程序不透明、訊息公示缺失,居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失去房產。一旦發生投訴,當局多以「維穩」為名採取打壓手段,形成公權力缺乏監督的「灰色地帶」。

「蘭山模式」長期受到輿論質疑。公開資料顯示,該模式在徵拆過程中經常伴隨「偷簽協議」「代簽同意書」「夜間強拆」等做法,導致多宗群體性上訪事件。一位不具名法律界人士指出:「這類案件背後往往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對徵地拆遷中『違法成本過低』和『問責機制失靈』的縱容。」

截至發稿時,臨沂市蘭山區政府及蘭山街道辦事處尚未回應記者就此事發出的採訪請求。#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