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6日)是黃曆七月十五,民間稱為「鬼節」,也叫中元節、盂蘭盆節。在東南亞國家,這一天是祭祀祖先,悼念逝去親人的重要日子,各國都有許多傳統習俗。
中國大陸:「七月半」焚燒祈福
在中國大陸,民間把這段時期稱為「七月半」,是祭祀祖先與逝去親人的重要日子。在貴州、湖北、湖南、雲南、廣西、廣東等地,能看到民眾集體在戶外燒紙錢、供品,祭祀祖先的盛大場面。祭拜現場宛如一片火海,這些燃燒的供品,寄託著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9月5日,中元節,貴州民眾集體在街頭燒紙錢,悼念逝去親人。 pic.twitter.com/d5KRWc2Z91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6, 2025
9月5日,中元節,雲南民眾集體在街頭燒紙錢,悼念逝去親人。 pic.twitter.com/ukcLe4D8o0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6, 2025
湖南人的中元節。 pic.twitter.com/Sgy78eCsUw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6, 2025
中元節,湖北武漢民眾在街頭燒紙錢,悼念去世親人。 pic.twitter.com/CnqcFYg7a1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6, 202
台灣:中元普渡
台灣人稱黃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供品,擺在門前的供桌上,然後燒香祭拜。很多地區還會在街頭搭起戲台,演出熱鬧的歌仔戲。
台灣過中元節,還有二個很特別的習俗:搶孤與跳鍾馗。台灣的宜蘭頭城及屏東恆春,每年都會舉辦搶孤活動,搭建一個高高的木架,上面掛滿了各種供品和象徵著福氣的旗子。
參加者要爬孤棚,搶供品,讓逝去的亡魂不再流連於人世間,而第一個搶到供品的人會得到好運及庇佑。
香港:盂蘭節
香港人把黃曆七月十五叫做盂蘭節,這是源自佛教的節日。除了擺放供品,燒香燒紙祭拜祖先,人們還會在海邊或河邊放水燈,夜晚水面上漂滿了小燈籠,閃閃發光,為逝去的亡魂指引回家的路,讓他們不會迷失方向,安心回到陰間。
日本:盆踴舞
日本也叫做盂蘭盆節(お盆),日本人在盂蘭盆節這一天,就像過新年一樣,是一個家庭團聚的好時機。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會在盂蘭盆節返回家鄉,和家人一起祭祖,在家門口或神龕前點上小燈籠,像是夜晚的指路明燈,指引祖先的靈魂回家團聚。
日本另一個重要的祭祀方式是盆踴舞(盆踴り),全家人穿上傳統的和服,一起在神社或公共場所按照音樂的節奏起舞,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
盂蘭盆節結束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叫「送火」(送り火)。日本人會在家門口或附近的河邊再次點燃火焰,送走祖先的靈魂,讓他們安心返回陰間。
南韓:百中節
南韓稱為「百中節」「百眾節」等,是一個祭祖又感恩豐收的節日。南韓人會準備豐盛的供品祭拜祖先,還會舉行「百種場」的廟會儀式,感謝老天的恩賜,祈求來年的豐收。廟會活動有摔跤、雜耍與農樂等表演,非常熱鬧。
馬來西亞:祭拜大士爺
在中元節期間,馬來西亞的華人會舉行盛大的祭拜大士爺活動,搭建大士爺的神龕,擺滿水果、糕點以及紙錢和紙製的供品,邀請僧侶或道士誦經祈福,為亡魂超度,祈求先人靈魂安息與家人平安。
中元節的最後一天,人們把大士爺的紙紮集中焚燒,送走亡靈,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安息。
越南:盡孝節日
越南人認為盂蘭節是子女盡孝道、將功德迴向給父母的日子。出門在外的子女會回歸家庭,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
盂蘭節這天,越南人早上會祭拜祖先慎終追遠,晚上則祭祀亡魂,在河邊放水燈祈福。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