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思政策研究所(前稱「民主思路」)調查指,本地民意對「人權自由」的評分持續下降。僅40.3%的受訪者對特區政府表示「滿意」,較上次半年前發表的調查下降2個百分點。

調查的本地民意部份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在6月6日至6月23日期間,以電話(固網和手機)隨機抽樣訪問1,003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

調查顯示,本地民意三項支柱評分除「高度自治」微升0.2個百分點。對「人權自由」的評分從上兩次(2024年上、下半年)的5.46、5.34分,持續下降至5.24分。民思政策研究所研究總監潘學智指,反映公眾回顧政治紛爭所帶來的影響。本地民意對大陸與香港關係的評分下降0.9個百分點至5.55分。

其餘的本地民意「子支柱」,評分均發生波動。其中「維持原有生活方式」(-4.1%)的跌幅居首,「法律平等保護」(-2.6%)、「港人治港」(-1.7%)及「維持長期繁榮穩定」(-1.7%)緊隨其後。

僅40.3%的受訪者對特區政府表示「滿意」,較上次下降2個百分點,不滿意比例升至45.1%。滿意度淨值為-4.8個百分點,顯示市民對政府表現的評價輕微惡化。

立法會滿意度淨值從-18.7個百分點降至-21.0個百分點,顯示負面評價持續加深,公眾對其運作效能及議政質素的憂慮加大。

民思政策研究所分析,當前滿意度的下滑可視為對現任議員表現的預警,換屆選舉可能面臨更強的問責壓力。

民思政策研究所又收集自9個國際智庫編製的長期追蹤指數的「國際評價」,多個支柱評分上升,與上一輪調查相比,「經濟開放」支柱的評分上升0.9個百分點至9.47分,「公民權利」支柱上升1.1個百分點至6.29分。「民主發展」的評分上升1.4個百分點至5.12分。

各子支柱的評分除「表達、結社與集會」外,皆呈上升趨勢。「表達、結社與集會」上兩次(2024年上、下半年)的評分,均為2.99分。

市民英語口語自信程度兩極

另外,調查首次針對市民的英語口語自信程度提問,結果顯示,40.5%的受訪者對自身英語口語「有信心」,而表示「無信心」的比例為40.1%,兩者比例相近。此外,有18.2%的受訪者表示「一半半」。平均信心分數為4.79分(以1-10分計),略低於中間值。

民思政策研究所所長湯家驊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商業中心,在全球競爭中亟需提升英語溝通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的自信。他建議加強英語的實際應用環境,並推動針對不同年齡與職業群體的語言提升措施,有助於增強市民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地位。又認為,提升市民的語言能力與自信心,能夠更有效地展示香港的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講好香港故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