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企業在華經營的處境日益惡化,歐盟商會警告,如果中國不改善貿易環境,未來中歐之間的貿易可能會變成一條「單行道」。
近日,歐盟商會在一份最新立場文件中指出,歐洲企業在華經營環境多年來日益惡化,若不加以改變,中歐貿易關係可能淪為「單行道」。商會呼籲北京放寬出口管制、公平對待外資企業,並加強市場機制和社會保障,以緩解外企對經濟放緩和不確定性的擔憂。
這份報告還指出,隨著中國持續擴大貿易順差,歐洲企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
特別是北京對部份稀土及相關磁體實施出口管制,導致歐洲及其它地區的汽車製造商生產延誤、大規模停工。
雖然中方與歐盟在7月24日的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就此達成協議和承諾,但並沒有改變現狀,歐盟企業在稀土出口許可方面依然面臨嚴重阻礙。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ens Eskelund周三(9月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
此前不久,歐盟曾針對中共主導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發布報告,指責中國的外資環境惡劣,表示中共過度干預導致市場失衡,建議中方回歸改革開放的市場路線,放棄高度集中與國家主導的工業政策,營造一個中外企業能公平競爭的環境。
報告說,若中共繼續以「自力更生」為名推動排外政策,不僅將重創歐中經貿合作,更將損害自身的經濟韌性與國際信譽。
在華歐盟商會當時警告中共,若北京當局不儘速調整其產業政策,恐將面臨與全球市場加速脫鉤的風險。
時隔數月,中歐貿易依然烏雲密布。
歐盟商會表示,收到會員企業的投訴和求助請求「明顯增加」。
商會主席Jens Eskelund表示,中國依然以全速出口,進口卻很少。如果這種不平衡持續加劇,從歐盟商會的角度來看,中歐貿易就會變成一條「單行道」。屆時,中國的貿易夥伴可能會質疑:「我們究竟能從中得到甚麼?」
Jens Eskelund還表示:「以美國(貿易戰)為例,貿易不平衡膨脹到一定程度,最終就會到了迫使其作出回應的程度。」由此引發的關稅衝突給在華的中外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