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多地學校傳出消息,中小學除了「蒙古語課」之外的所有科目均改為漢語授課。教師若繼續用蒙語講課,將面臨調崗或培訓。與此同時,在政府機構,蒙族幹部被要求在公開場合一律講漢語;若講蒙語會被批評「口音不凖」,甚至當眾遭到嘲笑。受訪者與公開報道顯示,這一變化在多地同步出現。
中共當局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少數民族地區強制漢語教學,引發眾怒。9月23日,錫林郭勒盟一所小學的蒙古族教師薩仁告訴記者,自去年起,當地所有學校都強制推行漢語,蒙語成了一門單一課程。
「現在除了蒙古語課,其它課程全部要用漢語講課。我原來教數學,用蒙語講了十多年。自去年秋季開始必須改用漢語。」薩仁補充說許多蒙語老師無法適應這項規定,「培訓時間很短,很多詞彙轉不過來。我自己講得都吃力,孩子們更是跟不上。」
在鄂爾多斯一所小學任教的娜仁高娃也表示,一些原本優秀的學生在語言轉換後成績驟降。她舉例說:「我有個親戚的孩子目前讀小學三年級,讀一、二年級時數學用蒙語教,三年級時突然改漢語,考試一下子不及格了。家長很著急,還誤以為孩子不用功。」
在另一所中學,辦公室裏安排漢族和蒙古族教師混合辦公。一位不願具名的蒙古族教師告訴記者:「他們說這是『促進交流』,但實際經常出現摩擦。生活習慣不同,有時連說話方式也被挑刺。有老師當面提醒我『別在辦公室講蒙語』,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外人。」
鄂爾多斯一位蒙族基層幹部透露:「過去我們在民族會議上可以用蒙語交流,現在必須用漢語。講得不標準時,有漢族幹部直接笑出來。以前這種情況只在私下發生,現在公開場合也敢笑。我們心裏很難受。」他說,這種氛圍讓部份蒙古族幹部不敢再講本民族語言,生怕被認為「落後」或「能力差」。
中國民族教育研究者、前內蒙古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哈斯朝魯(化名)表示,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如果蒙古語教學僅限於一門課,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蒙語的機會必然減少。他氣憤地說:「長此以往,會加速蒙古語言的邊緣化,造成文化傳承的斷層。」
旅居美國的蒙族人寶樂日瑪(化名)回憶說:「5年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就將蒙文教材替換成漢文。那時候很多人罷工罷學,還去自治區政府請願。但中共根本不理會,警察還抓人。我們在海外也抗議過很多次,但是無效。」
人權觀察等國際組織多次警告,中共在新疆、內蒙古、西藏的語言與教育政策,正在系統性地削弱少數民族語言的公共功能,迫使少數民族向單一漢語體系靠攏。
2020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發布文件,要求自9月1日新學期起,學校政治、歷史三科改用國家統編教材,由漢語授課。此舉引發大規模抗議:家長罷課、牧民集會、教師拒絕授課。但隨著當局加強管控,抗議被迫平息,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前途,不敢再公開表達反對意見。
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多次披露,中共這一政策的實際目標是要將蒙古語逐出主流教育體系,只在形式上保留為一門「民族語言課程」。
據悉,今年秋季開始,內蒙古部份學校大幅減少蒙語課時:有的小學從每周7節課壓縮到3節;幼兒園階段也出現變化,一些機構不再教蒙古語童謠、歌曲,改用漢語內容;民族學校的數量大幅減少,許多原以蒙古語為主或雙語教學的學校被要求改制或停止蒙語授課。
北京教育界人士指出,強行用漢語取代蒙語教學,將導致數以十萬計的蒙古族學生學業受挫,也削弱他們的民族認同感。錫林郭勒一位家長說:「孩子放學回家都說漢語,蒙古語不會寫,也不願意講了。我們在家堅持跟他說蒙古語,可學校環境太強勢了。」他嘆息道:「我們不反對孩子學漢語,但不該用犧牲母語的方式。」
當前,中共官方強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但蒙古族社區感受到的卻是身份被削弱與尊嚴受損。#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