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共官媒報道,9月27日下午,中共總理李強在結束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及相關高級別活動後,乘包機回到北京。此次出行成果如何呢?
在紐約期間,李強的活動包括與加拿大總理卡尼、奧地利總理施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蓋茨基金會主席蓋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主席貝爾伯克、塞浦路斯總統赫里斯托祖利季斯舉行會見,與中美貿易全國委員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美國對華友好團體座談,出席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別會議以及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並發表講話。
在與多國(組織)政要和團體會晤時,李強試圖展現開放、合作的態度,尤其是言辭中向美一再示好,還將中美關係比喻為夫妻,這是已退休的前政治局常委汪洋當年首次使用的說法,意思是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關係仍然緊密。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將中共視為頭號敵人,在美政府由鷹派佔據多數的情況下,李強以「夫妻」作比中美關係,是不是有些一廂情願?美國憑甚麼相信撒謊成性的中共呢?此外,在中共高層異動頻傳的背景下,李強不引用習的話而是引用汪洋之語,是否也在對外傳遞訊號?難道汪洋已重回中共最高權力層?
然而,當李強走上聯合國講台,卻是另一個面孔,一反私下對美的示好,而是批評「冷戰思維」,批評「關稅大棒」,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辯護,明顯是在影射美國。
究竟哪個是中共真實的想法?在筆者看來,李強在聯大講台上如此作秀,做做口頭文章,毫不令人意外,因為中共需要豎起「反美」大旗,來集結那些對美不滿的國家、政府,以此作為對抗美國的一個手段。至於他在其它場合對美示好,中共也不覺得尷尬,因為此時的中共深知若強硬與美對抗,只會死得更慘,因此只能繼續以謊言騙騙美國商界、政界大佬,希望可以通過某種妥協,換取美國不要過度施壓。
只是中共不明白的是,李強這樣的陰陽面孔只能讓特朗普政府更加反感,中共哪裏還有多少可信度呢?
那麼,李強的紐約之行到底成果如何呢?看似其見了一些政要和親共商界人士,但雙方除了泛泛表態外,未有實質性的成果。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李強沒有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或者其他美國高官,這背後是甚麼原因呢?
可以先看看李強的前任李克強2016年9月赴紐約參加聯大活動的行程。李克強在美國期間,先是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雙邊會面,討論了美中關係和北韓問題,然後又見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經濟、智庫、媒體等各界重要人士,還出席了紐約經濟俱樂部等機構舉行的對話活動、歡迎晚宴等。
當時中共官媒還大肆宣稱李克強展開「客場中的主場外交」,親自主持可持續發展議程主題座談會,聯合國秘書長、聯大主席以及16家聯合國各主要機構和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悉數出席。落座後潘基文秘書長面向李克強講了一句話,吹捧李克強的能量大,讓他在一個地方同時看見這麼多各國首腦。
今年李強雖然也有類似活動,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等政要參加,但聯大主席並未出席,古特雷斯也未發出類似之語。而且,李強雖然也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美國商界人士等,但卻沒見到特朗普或者其他高官。
筆者推測,特朗普大概率是不願意在此時與之見面,至於原因或是因為其份量不夠,或者是中美分歧巨大,中共給出的妥協條件並不足以讓特朗普屈尊。而這也就決定了李強紐約之行成果不大,與當年的李克強無法相比。
根據美國之音報道,雙方高官會晤僅限於常務副外長級別。9月25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蘭道(Chris Landau)與中共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馬朝旭舉行會晤,蘭道強調美中需要開展建設性溝通,以在一系列雙邊問題上取得進展,並特別要求中方採取具體行動阻止芬太尼及其前體進入美國,並繼續合作遣返在美無居留權的中國公民。雙方還就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俄烏戰爭和海地局勢等地區與全球性問題交換了意見。
從兩名副部長的會晤中,可以看出雙方在不少問題上還存在不小的分歧。而在分歧沒有縮小前,特朗普不見李強也實屬正常。
與李強不同的是,結束美國的行程後,李克強又對加拿大和古巴進行了正式訪問。按照當時中共官媒的報道,李克強此行「成果豐碩」。在聯合國,李克強大秀所謂「大國實力」,而其加拿大和古巴之行,則「提高了務實合作水平,促進了雙邊關係發展」。
但截至28日晚,中共官媒並未報道李強紐約之行的成果。或許,李強的紐約之行,最為重要的是彰顯李強地位上升,可以去紐約自我展示。而這是否也在佐證中共內部權力格局業已生變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