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以為中國是稀土領域的唯一強權,因為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都從中國大量進口稀土元素(rare-earth elements, REEs)。事實上,2020年至2023年間,中國約佔美國稀土進口量的70%(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成為美國的主要供應來源。精煉的稀土氧化釹(Neodymium Oxide)物價格通常約為每公噸7萬至8萬美元,價格因元素種類及市場狀況而有顯著波動。中國確實是全球最大稀土儲量國,但其持有的全球已知儲量不到40%,約為4,400萬公噸,而全球稀土總儲量約為1.2億公噸。巴西、印度、澳洲、俄羅斯和越南等國家則持有剩餘的大量儲量,打破了稀土僅屬於中國的錯誤觀念。

中國的壟斷地位實際上在於其精煉與加工產能,目前由其控制了全球約85%。這龐大的精煉能力是中共近數十年來的戰略規劃,透過將數百家小規模企業整合為數家黨有巨頭,加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及相對寬鬆的環境法規,使大陸在成本與規模上遠遠超越他國。稀土的精煉環節是關鍵瓶頸,過程涉及複雜且昂貴的技術,產生大量能源、水和化學材料的消耗,並須妥善處理有毒及放射性廢料,這些因素增加了成本並帶來環境壓力,也是許多國家難以快速擴充精煉產能的主要原因。

遠在南美,巴西正在積極擴展其精煉能力。該國擁有約2,100萬公噸的稀土儲量,是全球第二大儲量國。其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的Serra Verde項目目標在2025年達成年產5,000公噸稀土氧化物,專注於鎢磁元素如釹和鏑。巴西的稀土多為離子黏土,與傳統礦石相比,潛在環境影響較小。巴西對精煉基礎設施的投資,反映出其為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而採取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印度亦正積極給予補貼與稅務優惠,以吸引私人企業投入稀土精煉等相關項目。

稀土用途簡述

稀土元素對現代科技及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釹和鏑製成的永磁體是電動車、風力發電機及硬碟的重要組件。銪和釔等稀土用於LCD顯示器和LED照明,賦予鮮豔的色彩。鑭則是混合動力車輛鎳氫電池的關鍵材料。稀土催化劑在汽車催化轉換器和石油精煉中同樣不可或缺。國防領域中,雷達、激光系統和導彈導航技術也依賴稀土元素。以中國2024年產量為例,約27萬公噸,占全球69%的生產份額;而巴西2024年產量僅約20公噸,但正在迅速增長。精煉一公噸稀土元素會產生約2,000公噸的有害廢棄物,顯示出其環境挑戰的嚴重性。

總結來說,雖然中國因其龐大儲量及精煉能力而佔主導地位,但其持有的全球儲量仍不到半數。關鍵瓶頸在於昂貴且具環境敏感性的精煉過程。其他國家如巴西正大力投資擴充能力,因其稀土對科技、清潔能源及國防的重要性。理解全球稀土產業的全貌,有助於消除對這一領域的誤解。@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