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外賣員、網約車司機、主播等透過互聯網平台獲取收入的人們,勞務報酬所得稅將由平台代扣代繳。中共這項新政策,引來罵聲如潮。

外賣騎手紛紛表示:平時拚命跑單,一個月也就賺幾千塊,而油價、車輛維修、平台抽成已讓收入所剩無幾;社保強制繳費已經讓他們壓力很大,再加個稅,根本活不下去,「政府這是要把我們逼到絕路」。

當局為甚麼這麼做呢?用學者的話說,「互聯網平台就業人員群體龐大,外賣、網約車、直播幾乎覆蓋上億人口,代扣代繳意味著財政部門能更有效地鎖定稅源。」

個稅收入逆勢增長

現在,中共財政入不敷出、地方債壓頂,當局自然更加要壓榨稅收了。不過,中國經濟大盤動搖,雖然稅收征管手段持續強化,但稅越來越難收。例如,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更是同比下降1.2%。

大家知道,中國稅收主要來自企業。但企業日子難過,上半年企業所得稅(24,910億元)已同比下降1.9%。當局的做法之一,更加著重對個人收稅。

而且頗有效果。請看,2024年個人所得稅14,522億元,比上年下降1.7%。2025年1-8月呢?個人所得稅10,547億元,同比增長8.9%。這個增速,遠遠超過了同期的總稅收收入增速(0.02%)、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0.3%),以及GDP增速(2025年上半年為5.3%)。

在互聯網平台代扣代繳個稅政策之前,當局還瞄準了個人境外收入。例如,今年3月底,湖北、山東、上海、浙江等地稅務部門發布了對取得境外所得未依法申報個稅的納稅人開展風險應對的案例。中共規定,對境外買賣股票收入繳稅,稅率20%,按次徵收。簡單來講,就是轉讓一次股票,就需要按照當次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股票交易可能涉及多次,並且有虧有賺,應該如何計稅?目前當局的做法是,允許納稅人按照納稅年度盈虧相抵。不過,不同年度的境外股票交易也存在盈虧問題,部份國家允許當年未抵扣完的虧損向以後年度結轉。但中共當局卻不允許跨年度盈虧互抵。

當前,個人在境內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包括人民幣、外幣儲蓄利息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如果財政情況惡化加劇,當局不僅會取消這兩項「暫免」,而且還可能推出新徵項目。

非稅收入亂象令人髮指

中共稅收收入曾有過一段風光的日子。從1997年至2012年,連續16年,稅收年均增長率高達20.12%,高於名義GDP增長率6.6個百分點。這使的中國稅負率顯著上升,不能持續,迫使當局不得不從2012年開始實行一些減稅政策。

不過,2012年以來中國GDP增速持續下滑,尤其三年疫情重創,中國經濟風雨飄搖,稅收增速已大幅低於GDP增速(這裏且不論GDP增速之真假),而且不時出現負增長(見下表)。

2019年—2025年中國GDP增速與稅收增速:

單位:億人民幣

年度 GDP增速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稅收增速 備註
2025 5.30% -0.30% -1.20% 上半年
2024 5% 1.30% -3.40%  
2023 5.20% 6.40% 8.70%  
2022 3.00% 0.60% -3.50%  
2021 8.10% 10.70% 11.90% 最終核算8.4%
2020 2.20% -3.90% -2.30% 最終核算2.3%
2019 6.10% 3.80% 1% 最終核算6.0%

數據來源:中共財政部

大家注意到,2019年—2025年這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有兩年為負,而稅收增速卻有四年為負;而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波動的幅度,遠遠大於稅收增速波動。

為甚麼呢?因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除了稅收收入之外,還有非稅收入這部份。當稅收收入下降的時候,當局就加強非稅收入來對沖。舉例而言,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僅1%,而非稅收入32,390億元,增速高達20.2%,當年非稅收入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17.01%;2024年,全國稅收收入比上年下降3.4%;非稅收入卻比上年增長25.4%,非稅收入佔比上升到20.36%。

中共的非稅收入有10多種,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罰沒收入、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等等。

這幾年當局的非稅收入大漲,很大一部份是靠罰沒收入。例如,2021年9月份,河北省霸州市為彌補財力緊張及不合理支出等產生的缺口,將非稅收入與徵收單位支出掛鈎,並將非稅收入完成情況納入鄉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據不完全統計,當年10月1日—12月6日,霸州市1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入庫和未入庫罰沒收入6718.37萬元,是1—9月罰沒收入(596.59萬元)的11倍,涉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547家,平均每家罰款、收費2.64萬元。11月份,13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出現明顯的運動式執法,當月入庫罰沒收入4729.57萬元,是1—9月月均罰沒收入的80倍。

因為罰沒收入太招民憤,2022年以後當局就不再發布這方面的數據,但事還照做。

除了罰沒收入之外,當局的各種亂收費也令人髮指。這裏舉個最新的事件。9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雲南昆明市官渡區永中路海樂世界夜市攤販與城管、警察爆發一場持續約六小時的激烈衝突。目擊者說,現場一度混亂,「鍋碗瓢盆板凳椅子滿天飛」,多名攤販受傷被送往醫院,大量攤販被警察帶走,他們賴以謀生的餐車被城管拖走。

據悉,導火線源於當地政府以「整改」為名關閉夜市,趁機對外招攬商家、收取攤位費。攤販們表示,海樂世界夜市當下的生意是他們長期堅持、從每天幾十元的收入熬出來的成果。然而,夜市生意剛見起色,城管部門卻以整改為由強行關閉,並隨即開始收取攤位費。但攤販按照官方要求登記時,卻發現已登記的攤位超過400個,其中不少並非原有攤販,於是拒絕繳費。

結語

中共財政困境越來越重。舉個簡單的例子。2025年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缺口31,126億元,佔比同期預算收入的比重高達21%。比較而言,2019年1-8月,收支缺口16,008億元,佔比11.67%。7年時間,收支缺口及其佔預算收入的比重幾乎翻倍。

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中共繼續加強稅收壓榨和各種巧取豪奪,那麼民怨沸騰,社會抗爭的火山必定爆發!#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