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權益股東應佔利潤雙雙下滑,這已經是蒙牛連續兩年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降。

據蒙牛《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布》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5.7億元

(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6.9%;權益股東應佔利潤20.455億元,同比減少16.4%。

而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水平相比2023年同期的511.2億元,縮水近百億,更是創近三年同期新低。

對此,中期業績報告解釋:「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原奶價格同比下降,供給仍階段性過剩,需求復甦未及預期,供需不平衡挑戰仍存,乳製品行業在消費大環境與行業周期的雙重挑戰下短期持續承壓。」

蒙牛乳業出現營業收入、淨利雙降。(公告截圖)
蒙牛乳業出現營業收入、淨利雙降。(公告截圖)

而深圳市經理人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經理人雜誌》10月5日表示,蒙牛營收利潤雙降的核心表現暴露了這家乳業巨頭在行業周期低谷期的深層困境。

首先,原奶價格持續下行對蒙牛聯營牧場造成致命衝擊。原奶價格自2021年9月達階段性高點後,生鮮乳價格累計下跌近三成。再加上今年上半年蒙牛旗下現代牧業因淘汰低產牛隻疊加原奶售價下降,歸屬於權益股東淨虧損達9.135億元,成為利潤同比下滑16.4%的關鍵因素。

其次,2024年下半年起,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震盪上行,推高牧場養殖成本並傳導至乳企,也給蒙牛的盈利帶來了壓力。

再有,中國經濟的大環境不佳也對蒙牛經營造成了壓力。在消費端,經濟復甦乏力,使大眾對單價較高的常溫高端奶需求減弱, 2024年乳製品行業銷售額下滑3.1%的態勢仍在延續。

《經理人雜誌》認為,對蒙牛來講,上游「價格下跌—產能不減—虧損擴大」的惡性循環短期內難破。而上游雙重擠壓暴露了蒙牛供應鏈管理的深層缺陷,對核心奶源企業的風險管控不足,未建立有效周期對沖機制,導致上游波動直接傳導至上市公司利潤表,使其在行業周期中始終被動。

公開資料顯示,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9年8月,總部設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是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旗下產品包括液態奶、雪糕、奶粉、芝士等。#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