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派人士、「Turning Point USA」CEO柯克(Charlie Kirk),在今年9月10日於猶他谷大學出席演講活動時,遭人槍擊不幸身亡。他的逝世引發了全美國以致全世界對傳統理念、信仰、保守派價值觀的討論,一股「回歸傳統」的旋風席捲世界。
「方菲時間」主持人方菲,近期在節目中採訪了美國當地華人評論家曹長青,探討柯克遇刺的事件對美國的影響。曹長青強調,柯克的影響力超越甘迺迪與馬丁路德金,喚醒無數人追求道德、信仰與法治的建國精神。這場悲劇也暴露,不僅是左派與右派的分歧,共產主義與傳統信仰的較量,也是正與邪的對決。
柯克的影響力超過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
對於有許多報道將柯克的遇害與甘迺迪以及馬丁路德金作對比。曹長青認為,柯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
他表示,甘迺迪是個政治領袖、總統權力者。他只是在政績上有些成就,包括解決了古巴導彈危機,和平解決以避免核子大戰,包括在美國國內減稅,但是畢竟是個總統權力者,沒有留下更大的遺產。只是他被暗殺了,大家覺得非常的惋惜,對這種暴力非常憤怒。
談到馬丁路德金,曹長青說,他雖然發起一個黑人民權運動,但是這個民權運動後來又變成了一個左派運動,變成了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Antifa(反法西斯主義運動),很多方面重合了,所以他的運動影響力越來越小。而且馬丁路德金本人的私德也不好。
耶穌後對美最大影響力人物之一
曹長青說:「柯克,他不是總統,他不是政治人物,他沒參選過任何議員,也沒當選過任何的政府官員等等,都沒有。就是個平民。而且是主要傳播保守主義價值,傳播上帝的福音,這麼一個領袖被暗殺了。我覺得他的影響力非常非常大的,甚至有人說出來,他可能是耶穌之後對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曹長青說,柯克強調的不僅僅是政治改革,不僅僅是權力等等。他更強調思想文化的改革,強調道德方面、信仰方面的一個先驅性的全美國的推動的變化,不僅影響美國,也影響整個世界。
31歲的柯克也從自己做起,對於婚姻、愛情、家人、朋友等各個方面,都按照他所認為的保守價值去實踐,尤其他有大量的演講、辯論等等。曹長青說:「他又非常彬彬有禮、溫和,整個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甚至有人說他是一個神蹟了,是個上帝的影像在他身上有一個完美的體現。」
對於柯克的逝世,曹長青感嘆道,或許上帝對他有另外的安排,「很可能就像《聖經》說的,一粒種子你不是落到地裏,他就一粒,他落到地裏死了,結果會結出來更多的子粒、更多的果實。」他認為,柯克就是這樣,就像那個「種子」一樣,影響美國無數代,不僅是年輕人,還影響美國人民、影響世界的這樣一個史詩般的一個人物。
按照上帝說的那樣生活
方菲提到,柯克的事情發生之後,許多人開始去教堂,或者捧起《聖經》,引起了許多人在信仰的層面開始思考,似乎看到了信仰的回歸。
曹長青表示,確實有許多人開始自問:「我們要不要像柯克這樣生活?」
他表示,許多人看到了柯克跟他太太的關係非常的好,非常的相愛,一個完美的家庭。柯克的妻子曾與美國副總統萬斯有非常近距離的談話,其中談到一條她說:「柯克、我的丈夫,在家裏從來沒有對我訓斥批評,甚至沒有高聲說話。」
曹長青說:「我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做丈夫的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很多人就會發一個感嘆,我們要不要成為查理柯克這樣的人,像他那樣生活?」
曹長青回想起美國衛生部長小甘迺迪在國會作證時,述說的一段故事。一個17歲的侄女去了歐洲上學、留學,在裝行李的時候,把一本《聖經》放到行李裏。她的媽媽問她:「你為甚麼這麼做?」她說:「我要像柯克那樣生活。」
曹長青說:「你看17歲,改變了,她要看《聖經》了。很多人這個時候重新想拿起《聖經》,重新想進入教會,想發現、想發掘這個柯克是怎麼生活的。」
不僅是這位女孩,就連民主黨州長紐森都承認,自己的13歲兒子是柯克的粉絲。曹長青說:「我覺得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就是很多人都會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要不要像柯克那樣?他不是政治領袖,不是謀求權力,他就想做一個真正按照上帝說的那樣生活。」
柯克喚醒美國人民回歸道德立國精神
柯克在美國年輕一代中有巨大的影響力,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說,沒有人比柯克更懂得現在的美國保守派年輕人,即使現在的社會風氣與大學教育,都被左派激進的意識形態所影響,但柯克仍改變了很多年輕人。
曹長青認為,柯克做的就是,不僅是政治權力的改變,不僅是讓特朗普重返白宮,最重要的是以耶穌基督的這種基督文明——美國建國的基本理念,包括信仰、道德、法治、自由等,基本的價值重新回歸。
不是左右之爭 是一場正與邪的搏鬥
對於許多人在柯克遇害後,竟然拍手叫好,甚至大聲慶祝,曹長青強調,柯克遇刺暴露美國社會深層裂痕,並非傳統的「右翼對左翼」之爭,而是「善惡對決」。他引用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轉發的帖文:「這不是右對左(Right vs Left),這是一個正與邪(Good vs Evil)對決」,並表示「許許多多的人都在這麼說」。
事件中,多位公眾人物對暗殺幸災樂禍,甚至遭僱主解僱,如Jimmy Kimmel Live的主持人,即使在槍手的身份訊息已經公布的情況下,仍刻意影射槍手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支持者,結果遭到ABC停播;而美國航空公司一名機長因發表針對柯克的仇恨言論,並對他的死幸災樂禍,而遭到航空公司解僱;一名任職11年的《華盛頓郵報》黑人女專欄作家也因對柯克的死幸災樂禍而遭解僱。類似例子數不勝數。
曹長青則表示,這是「consequence culture」(後果文化)而非「取消文化」。他說:「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這也不是對言論自由的打壓,因為沒有動用公權力,這是民眾自發的。」他強調,「是你的言論觸犯了人類基本的人性的底線,是這個問題」,而對於僱主,他們有權利解僱心懷恨意、歌頌暴力或是缺乏常識的員工。
曹長青另外提及了一個特殊的例子,就是美國中國女學生朱利亞徐(Julia Xu)。這位20歲出頭的華人發公開影片煽動暴力、歌頌毛澤東,稱「反動派應該被殺掉,不給言論自由」,雖然其父親經歷文革,但她卻在美國自由土地上鼓吹暴力,甚至支持暗殺文化。
曹長青表示,就像中國文革的「紅衛兵」,把暴力視為正義:「他們義憤填膺,鬥老師、鬥父母、打學士、打老師、打官員,他們認為自己是在正義。他們哪來的正義?毛澤東煽動的,說哪個人是敵人,對敵人用甚麼手段都可以的。所以採取暴力,包括屠殺,包括打到死都可以的。」
而對於有媒體報道指,也有民主黨人遭暗殺的事件,如明尼蘇達州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梅麗莎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及其丈夫馬克霍特曼(Mark Hortman)在位於布魯克林公園(Brooklyn Park)的家中遭槍殺身亡,以此強調右派也有暴力的問題。
曹長青認為,左派媒體透過「左右派兩邊半斤八兩」、「兩邊都有暴力」,這種論調加強雙方的互相指責、對立,而忽略更深層的、受共產主義影響的極左派思想。
他舉例:「如果柯克是一個黑人,如果他是個民主黨的青年領袖,你看看全美國會不會暴動?會不會像「黑命貴」,那個弗洛尼德那個死亡事件之後,爆發的全美國的暴力打砸搶燒。」
反觀全球悼念柯克的活動無一發生暴力,從英國數十萬人街頭遊行,到法國、德國、奧地利、西班牙、韓國、日本、台灣乃至以色列,全為和平悼念。
曹長青說:「這不是一個僅僅左派右派,兩種理論、兩種觀點的爭論,而是正義和邪惡的一場搏鬥。這一場戰爭,柯克用他的鮮血,擦亮了無數人的眼睛,吹響了號角。所以今天不僅是保守派、保守主義,而是美國人基本有人性的人開始覺醒。」
「這不是報復的問題,也不是取消文化的問題,是恢復基本的法治,恢復文明,恢復人性的問題。」曹長青警告,這些針對柯克的攻擊,其實是因為恐懼柯克的影響力,將美國帶回建國原則,帶回強調道德、秩序、法治、信仰;左派欲推向「極左進步主義,實際上是退步主義,毀滅美國主義」。
左派文化的負面影響
曹長青批評左派推行「取消文化」與暴力宣傳,侵蝕美國核心價值。柯克案中,ABC深夜節目主持人Jimmy Kimmel在其節目中暗示兇手為MAGA支持者,雖然證據顯示羅賓遜為左翼成員,曾參與民主社會團體、與變性伴侶同居。曹長青稱Kimmel「編造謊言煽動仇恨」,ABC其後無限期暫停其節目為「迫於輿論壓力,正確之舉」(現已復播)。左派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日報》指責此為「右派取消文化」與特朗普打壓言論自由。曹長青反駁:「誰在搞取消文化?左派在過去這一年,尤其拜登當選了總統之後,又是誰在大規模推行取消文化?」
他列舉數據: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全美160座聯邦雕像被推倒,包括美國開國元勛傑佛遜與麥迪遜的紀念像;逾209名教師、教授因政治不正確言論(如反對跨性別者進女廁)遭停職或解僱,甚至加拿大中學生僅稱「婚姻是一男一女」即被開除。
曹長青質疑:「今天左派取消文化到甚麼地步了?就像你說,我認為太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降落,它說不行,就可以取消你的學籍。」他更批評,在這些教授、老師,甚至中學生遭到迫害的時候,左派媒體卻鴉雀無聲。
曹長青指出從暗殺柯克的兇手身上,可以看到激進左派的暴力文化,其根源在於學校與媒體毒化,左派的教授教導了馬克思主義的暴力哲學,讓這個兇手視柯克為「散布仇恨」者而「不能妥協」,最終痛下殺手。就像那位朱利亞徐,她說她的教授「支持」她的言論,甚至在下課以後教授還稱讚她說得對,這些孩子們接受毒化的教育後,他們不認為自己理屈辭窮,他們反而認為自己是正義的。
曹長青表示:「這些教授會訓練出更多的兇手,更多的暴力信仰者,所以對這些人就應該停止他們的職務,開除!」緊接著左派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MSNBC的宣傳,將特朗普稱為「希特拉」或「獨裁者」,等同煽動暗殺。
曹長青提到,近日民主黨參議員約翰費特曼(John Fetterman)呼籲「降溫」,他也承認隨便指控他人為希特拉會引發暴力。曹長青表示:「左派媒體,整天就是特朗普是希特拉,特朗普是獨裁者,那等於就是說特朗普應該被幹掉,用甚麼手段幹掉獨裁者,幹掉希特拉,都是具有這個合法性的。」
「我們不能再把特朗普稱為希特拉,不能再把特朗普總統稱為這個獨裁者,特朗普通過選票當選的,人民授權的,你怎麼說他是獨裁者?」
暴力文化背後的共產主義陰影
方菲在訪談中提到,柯克的死亡背後所隱藏的暴力問題,直接源於公共生活中極端左派的暴力和消滅主義的文化與氛圍,背後其實都是共產主義的那套價值理論,即透過「一切手段」來達到目的。曹長青表示,就如中共模式,「只要目的『正確』,目標『正確』,甚麼手段都可以,不擇手段」。
近期在美國越演越烈的武裝暴亂,如被定為國內恐怖主義組織的「Antifa」、武裝酷兒組織,背後有許多資金在助長他們的行動。
曹長青以洛杉磯大騷亂為例,指抗議者阻止邊防安全局逮捕非法移民,尤其是幫派份子,現場高舉墨西哥旗幟而非美國國旗,加州左派州長紐森和洛杉磯黑人女市長不但不制止,反而縱容。最終,特朗普派遣國民警衛隊平息騷亂,恢復秩序,逮捕並驅逐非法移民和幫派份子。調查發現,騷亂中發放的防毒面具等物資來自某美國億萬富翁的資助,該富翁常往返中國上海,與中共關係密切,索羅斯基金會也很可能參與其中。
曹長青指出,那個臭名昭著的索羅斯,是匈牙利人,他自己國家的國會,通過一項立法,永遠禁止索羅斯再回到匈牙利。另外,索羅斯在匈牙利建的兩所大學,被匈牙利的國會議員認為,就是傳播左派的毒素,洗腦匈牙利的年輕人,因此全部被關閉。
提到猶他州的武裝酷兒組織,其海報展示變性人持衝鋒槍,標誌為共產主義的鐮刀斧頭,宣揚血腥暴力。該組織約二十多人,領袖Ermiya Fanaeian是一名伊朗移民後裔,曾於今年5月赴共產古巴接受軍事訓練,聲稱回美進行革命,而調查也證實,殺害柯克的兇手羅賓遜及其同居伴侶均為該組織成員,頻繁通過影片、短訊交流,意圖將美國變成左派和共產主義的暴力天下。該組織靠資助生存,其資金來自拜登國務院、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等,他的領袖還因為在「跨性別解放」、「促進社會主義未來」以及「公民外交和國際交流」等有所「貢獻」,獲得聯合國七次獎勵,包括實際金錢和項目資金。這些資金直接用在該團體的「武裝自衛」和「反資本主義」目標。
曹長青呼籲這種培養兇手的溫床必須被調查、制止、剝奪存在權。特朗普政府正在調查支持恐怖組織和左派團體的基金會,是恢復基本法治,保護每個人的安全,制止左派毒化社會和孩子。曹長青認為:「這是任何理性、具文明價值和法治原則的領袖應做之事,特朗普的行動完全正確,值得支持。」
如何選擇媒體
曹長青表示,現在美國媒體環境,首先是大的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MNBC,都是左派媒體;第二個,像國會、參眾兩院雖然是共和黨佔微弱多數,但是共和黨內的有些議員,雖是建制派,卻支持偏向左派政治正確的東西。因此通過立法非常困難;第三,輿論環境非常困難。據統計資料,註冊為左派政黨成員的大學教授,佔80%;荷里活,也幾乎都是左派,還包括美國教師協會,也非常左傾。在這種大環境上,輿論環境非常困難。
曹長青警告,左傾的主流媒體,容易誤導公眾,因此觀眾必須培養批判能力,慎選資訊來源。
他還提醒,現在主流媒體有時不一定直接表明立場,而是用描述方式、隱喻、影射,來潛移默化的誤導觀眾。例如:《華爾街日報》報道用「如魚得水」形容柯克被暗殺數分鐘前狀態,被華人觀眾批評:「你這是在嘲諷受害者嗎?你這是在幸災樂禍嗎?」這個報道本身,把柯克描寫成一個負面的人物。再舉例,Kimmel節目暫停後,《華爾街日報》連發多文渲染為「特朗普政府對政治批評的打壓」,強調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主席Brendon Carr威脅撤銷ABC執照是箝制言論自由,許多媒體對此事的關注遠比柯克遭暗殺的事件本身來得大。
曹長青還提到,一位ABC的記者報道羅賓遜和他的變性同居男友的資訊,除了羅賓遜要他的室友刪掉信件內容,同時要求他在警方問話時沉默或者找律師,還寫道:「這個時候親愛的,我最關心的是你」。結果那位ABC記者就拿這句話大做文章,表示這段話讓人感動,並讚賞他們兩個人的愛情有多好;而卻沒看到這位記者對於柯克的妻子那個聲淚俱下的講話,有任何「感動」。曹長青諷刺:「怎麼對一個變性人他們之間那封信,他就感動了。這不傳播錯誤的訊息嗎?」
曹長青還警告,有些媒體雖然反對中共,但卻接受美國左派思想者,他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並表示若中國民主化,這些媒體將成「中國的Jimmy Kimmel」或「中國的《紐約時報》」,毒化中國,「反共不等於它就是能解救中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