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前美國海軍軍官指出,中共新建航母「福建號」存在致命缺陷,戰鬥力僅有服役近50年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六成。
「福建號」近期停泊於海南島,預料將於數周內正式服役。曾在兩艘美軍航母服役的前海軍上校舒斯特(Carl Schuster)與退役海軍少校、前海軍飛行員史都華(Keith Stewart)檢視了「福建號」的飛行甲板照片後一致指出,「福建號」的甲板設計存在致命缺陷,嚴重限制了戰鬥機的起降作業。
「福建號的作戰能力,僅約為尼米茲級的60%。」舒斯特近日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福建號」降落區與船身中軸線的夾角僅6度,小於美軍航母的9度,大幅壓縮了降落跑道與前方兩具彈射器之間的緩衝空間。
此外,「福建號」的降落區長度過長,過於靠近艦艏的彈射起飛區,進一步壓縮了已降落戰機的重新部署空間。而且福建號前方的彈射器也比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更長。
這些設計缺陷意味著戰鬥機在甲板上移動、升降時,存在極高的碰撞風險。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慢戰鬥機的起降節奏,以避免災難性事故。
前海軍少校史都華表示,航母作業是中共軍方經驗最空白的領域之一。他認為中共想追趕美軍還想要很長時間。
他引用一句海軍古老的諺語警告:「航艦的所有操作規章,都是用鮮血寫成的。」這意味著每一條規定背後,都曾有人在飛行作業中重傷或死亡。
史都華表示,「建造一艘閃亮的新航艦固然很好,但我敢說,中國(中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
今年9月,中共央視曾播出「福建號」航母的鏡頭「秀肌肉」,卻自曝缺陷。從央視鏡頭畫面中可見,艦載殲-15戰機在降落時,必須從斜角甲板的降落跑道滑行至甲板右側的整備區,過程中必然經過位於左側艦首的一、二號彈射器區域。
而二號彈射器本身已侵入降落跑道,這意味著在有艦載機回落時,其它艦載機只能使用一號彈射器起飛,再加上戰機調度動線與彈射軌道重疊,這等同於徹底喪失「同時起降」的能力。
軍事類自媒體「海事先鋒」分析說,這種設計缺陷直接影響航母的出擊架次。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日均出擊約120架次,「福特級」提升至160架次,而「福建號」卻難以同步起降,實戰中的出擊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