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主辦的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計劃)在過去3個月舉辦了一連四站「體院喺呢度!」年度社區巡迴展覽。展覽最後一站特別舉辦一場分享會,請來單車運動員李思穎、劍擊運動員何瑋桁、欖球運動員李卡度,以及武術運動員劉子龍現身分享。

「體院喺呢度!」首站於7月中旬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運動消閒博覽揭開序幕,先後於馬鞍山新港城中心、青衣城和荃新天地4個不同社區巡迴展出。計劃除了透過巡迴展覽讓廣大市民走進「體院」,了解精英運動員的訓練日常和見證他們的體育成就外,還希望藉此促進體壇精英與社區更緊密聯繫。巡迴展覽共吸引過萬名市民參與。

3間本地小學的學生及市民親臨現場一睹運動員的風采。(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3間本地小學的學生及市民親臨現場一睹運動員的風采。(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於2021年為香港首奪全運會女子個人公路賽金牌的李思穎,在分享會上表示,計劃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讓香港精英運動員感受到全城對香港體壇的支持,對他們來說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她十分感恩能在今年參與的各個大賽中與世界級的頂尖選手較量,每次面對不同場地與參賽選手都需要考量不同策略應對,獲得的經驗都非常有助於出戰全運。李思穎又說,今次能在主場比賽,對香港運動員來說無疑多了一份歸屬感,「希望能在香港市民的歡呼聲中再次贏得金牌」。

2024年亞洲劍擊錦標賽個人重劍金牌得主何瑋桁感謝體院邀請他出席,讓他透過分享會答謝大家對自己和所有劍擊運動員的支持。他又說,今年能夠在全運會再次跟國內的劍手切磋對他來說是難得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在香港主場進行賽事,相信場內氣氛一定非常熾熱,「很期待能與香港的市民一同參與這個盛事,心情特別興奮。」

香港欖球華人主將之一、兩屆亞運會七人欖球金牌得主李卡度,同樣認為能在自己熟悉的賽場比賽很難得,他期待屆時香港觀眾能再次重現之前在國際七人欖球賽澎拜的氣氛。他又透露,今次備戰全運,教練調整了隊伍陣容,希望能靈活應對中國隊伍的打法。

三屆世界武術錦標賽金牌得主劉子龍目前因傷休養,他認為對武術運動員來說,全運無疑是首屈一指的舞台。雖然遺憾今屆未能上場,但是為首次踏上舞台的隊友們感到興奮。他亦跟跟他們分享過往參加全運的經驗,希望能為他們打氣。劉子龍說,會聽從體院醫療團隊的建議積極養傷,「希望早日回歸賽場,衝擊明年亞運。」

巡迴展其中一個主題是為今年11月出戰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及12月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打氣。在過去的4場展覽中,大會特別製作了大型的「加油」打氣網,讓市民在彩色卡片上寫下對香港運動員的應援心意。超過8,000名市民的打氣卡片懸掛在打氣網上,為「加油」二字增添色彩,象徵港隊將在全運會中綻放光芒。

4位精英運動員各自揀選了市民為他們所寫且最深刻的打氣字。(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4位精英運動員各自揀選了市民為他們所寫且最深刻的打氣字。(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各人將親手寫的打氣說話掛於大會特製的大型「加油」打氣網上,為準備出戰全運會的運動員應援。(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各人將親手寫的打氣說話掛於大會特製的大型「加油」打氣網上,為準備出戰全運會的運動員應援。(香港體育學院提供)

李思穎看到市民點名為她打氣深受感動,認為「思穎加油」四字雖簡單,對她來說卻是極大鼓舞。

何瑋桁對「加油!為夢想撐到底」印象深刻,因為他明白每位運動員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去年終於有機會踏上奧運舞台,實現運動生涯的夢想。今年,他將全運會作為目標,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取得理想成績。

李卡度以「當每一場比賽都是最後一場」勉勵自己,形容自己的運動員生涯經歷了不少高低起跌,面對未知的未來,他會好好享受每一場比賽。

劉子龍視「努力才能成功」為至理名言,認同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才是成功關鍵。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期望活動能促進社區與體壇的連結,並鼓勵市民繼續關注和支持香港運動員,為他們在未來國際賽事中爭取佳績打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