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不時發生照顧者因不堪壓力而導致的倫常慘案。申訴專員公署今日(9日)公布就支援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暫託服務的主動調查報告,並向社署提出25項建議。公署發現長者暫託服務平均使用率只有五至六成,而殘疾人士暫託服務更低至一、兩成;另有機構曾出現全年度0%使用率,在社署要求改善後兩年才升至五成。

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發表報告,形容是次主動調查行動揭示兩大問題,包括服務使用率差異極大,資源分配不均;部份服務單位涉嫌「揀客」,設關卡企圖阻撓照顧者申請服務。

報告指,長者暫託服務的平均使用率僅介於50%至60%,殘疾人士暫託服務的平均使用率則只有10%至20%左右,認為現有資源未得到充份利用。

在2018/19至2024/25年度之間,在「殘疾人士日間暫託」服務,中西區的平均使用率達62.6%,而青區則僅為3.6%。在「殘疾人士住宿暫託」方面,最高的油尖旺區使用率達25.8%,但灣仔區的使用率則為0%。嚴重肢體傷殘兼智障人士宿舍服務的使用率長期低於1%,其中在2023/24至2024/25年度,使用率更僅為0%。

其中一間津助日間護理中心,在2021/22年度使用率為0%。社署在2022年與該單位檢討服務協議,並對其服務使用情況表達關注,要求該單位提交行動改善方案。結果該單位在2022/23年度的使用率提升至14.4%,2023/24年度進一步上升至50.5%。

社署近年新增的服務名額與當區的使用情況不相符。以長者日間暫諗為例,2018/19至2024/25年間,最高平均使用率的地區是大埔區,達137.5%,在這6年間,新增的服務名額只有25個。最低的油尖旺區使用率僅為20.1%,但6年間新增的服務名額卻有26個,比大埔區多出1個。公署認為,使用率異常的原因可能與部份單位不當處理服務查詢及申請有關。

公署曾以電話方式「放蛇」查詢,發現部份服務單位員工的態度冷漠,僅要求公署職員自己向社工查詢後匆忙掛線。有些單位的接待員提供錯誤資訊,誤稱申請人必須接受肺部X光檢查。部份單位無理拒絕照顧者的申請或不提供空缺資訊,包括不接受申請人只需使用數日的暫託服務,聲稱人手不足提供服務;要求申請人必須先面談才能得知是否有空缺。

社署接納公署提出所有25項改善建議,包括要求服務單位檢視與申請人預先會面的必要性,鼓勵單位儘量簡化申請程序,例如透過電話或視像形式評估,繼續定期抽樣電話調查,並擴展至包括所有類型的暫託服務單位,如發現單位表現不足,應提供改善建議及落實監察措施。@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