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石油貿易商要求印度買家使用人民幣支付,這不僅是國際金融結算體系的一次微小變動,更是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在西方嚴厲制裁下,金融和經濟結構扭曲的集中體現。結合同期俄羅斯工業巨頭因國內需求停滯而被迫讓工人休假的消息,一場由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戰爭經濟」困境正在俄羅斯全境蔓延。中共政府則以金融和貿易為條件乘虛而入,鞏固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地位。

能源結算的無奈轉向 人民幣的「政治紅利」

此前俄羅斯作為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國,其收入長期以美元和歐元結算。但因西方制裁而將美元和歐元列為「有毒資產」後,俄羅斯必須尋找替代。

印度盧比陷阱(即貿易高度不平衡導致盧比盈餘無法使用)已成事實。早在2023年5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就表示俄政府已經在印度銀行存下了數以萬億計的印度盧比,但這些盧比一直都沒有合適的渠道能夠支付出去,因為除了印度之外,其它所有國家都不太認可印度貨幣。印度本身又缺少俄羅斯需要的東西,再加上印度為了規避美西方制裁,表示印度不會在一些領域加大對俄羅斯的出口,因此導致俄羅斯更難以花出手上的盧比。隨著石油貿易的進行,俄政府手上的盧比數額還在進一步增加。

現在,俄羅斯貿易商直接要求買家使用人民幣支付,如印度石油公司,其已用人民幣支付了兩到三批俄羅斯石油。人民幣之所以能成為首選,不是因為它具有美元那樣的全球流動性,而是因為其不可替代的政治功能:只有人民幣才能在中共控制的金融清算體系內,安全、直接地兌換成俄羅斯急需的中國商品。

數據已經佐證:印度對俄羅斯石油採購已佔據其總供應的約35%(此前不到1%)。俄羅斯將這筆巨額能源收入的定價權和結算貨幣選擇權拱手讓給了非市場化的人民幣,充份暴露了其對中共供應鏈的依賴和對西方制裁的恐懼。這種依賴,對一心想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共而言,無疑是一個禮物。

人民幣與中國商品,是中共對俄羅斯利用的工具。中共表面上對俄烏戰爭保持「中立」,但其在金融層面的操作卻是主動且充滿心機。通過提供人民幣結算通道和大量工業製成品,中共不僅幫助俄羅斯抵消了部份西方制裁的衝擊,更藉機將俄羅斯經濟牢牢鎖定在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循環之中。這種結算方式,使得俄羅斯獲得的人民幣,最終成了購買「中國製造」的代金券。

俄羅斯滯脹 中國通縮

如果說「石油人民幣」是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妥協,那麼路透社10月9日關於俄羅斯工業巨頭讓工人休假的獨家報道,則揭示了其國內經濟正在經歷的深層危機和結構性病變。

從水泥製造商Cemros到貨車製造商GAZ、貨車製造商卡瑪斯(Kamaz),再到汽車巨頭阿夫托瓦茲(Avtovaz),以及鑽石巨頭Alrosa,多家工業巨頭紛紛削減工作時間,甚至改為每周工作4天,或直接裁員。

儘管俄羅斯官方數據顯示失業率降至歷史低點,但這顯然是一種扭曲的統計現象。大量適齡男性參軍或進入軍事工業復合體,人為降低了失業率。工業企業通過讓員工休假、減少工作時間(如Cemros、阿夫托瓦茲)來削減工資成本,避免直接裁員,以減輕對工業城鎮的衝擊。這種做法是「保住員工,但不保住工資」,是典型的隱性失業。

更有甚者,俄羅斯鐵路公司(擁有70萬員工)要求中央辦公室員工每月額外休息三天,且為無薪。這些舉措無聲地駁斥了普京政府關於經濟表現優於G7國家的宣傳,揭示了與戰爭無關的非軍事部門也在承受的巨大壓力。

俄羅斯國內工業面臨的困境是多重壓力交織的結果,Cemros等企業抱怨來自中國等國進口的增加,抑制了國內需求。加上中國供應鏈的低價傾銷,俄羅斯本土的重工業在與中共提供的廉價商品的競爭中毫無招架之力。

俄羅斯央行為控制高通脹而實施的高利率政策,抬高了非軍事部門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抑制了投資和國內需求。數據顯示,8月份的通脹率同比增長8.2%,9月份的通脹率同比增長8%。按年計算,截至今年9月22日,通脹率總計為8.14%。

這種「滯脹」(高通脹與經濟停滯並存)的困局,迫使普京政府不得不對經濟進行全面的干預。

而中國經濟呈現通縮(通貨緊縮),整體物價水平持續下降,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呈現負增長,但經濟需求疲弱。2023年-2024年,中國連續兩年出現通貨緊縮狀態,是近30年來罕見的現象。

通縮主要源於:房地產市場大幅萎縮,房地產投資連續負增長,拖累GDP增長約1.5至3個百分點。消費疲弱,尤其在一線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產能過剩和殭屍企業持續運行,形成產能過剩卻需求不足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壓低價格。對外部環境依賴較大,貿易摩擦和關稅提高加重壓力。中共政府已加強超常規宏觀政策調節,但通縮形成負向循環。整體上,中國經濟通縮反映了經濟面臨的深層次困境。

一根繩子兩螞蚱 中俄經濟致命循環

俄羅斯經濟的現狀,正是政治高壓與經濟操控帶來的惡果。普京政府發動戰爭、挑戰國際秩序,最終代價由其本國的工人、企業和長遠的經濟結構來承擔。

中國經濟的現狀,同樣是政治高壓與經濟操控帶來的惡果。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中俄經濟正在進行一種致命的循環。俄羅斯正在將自己捆綁在中共的戰車上。中共則在幕後,通過中國完備的製造業和金融體系,收割著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最大紅利,並且利用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牽制美國和歐盟的精力,自己「悶聲發大財」。

同時,中共掌權者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由獨裁強行製造的「戰爭經濟」,不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高樓,隨時可能崩塌。@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