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篇文章分別從時局與時段兩方面探討天、海、冥三大行星對我們的影響。對一般讀者而言,也許可從歷史的軌跡推測當下與未來的變化可能;然而,歷史從不會機械地重演。當中有三股主導全球的力量——①全球化、②互聯網、③人工智能——早已超越地理距離與阻隔所造成的差異,使得一個國家的變化,不僅影響其鄰國,甚至能牽動全球的格局。

面對當下的巨變,不少人心生不安與焦慮,對現況能否持續感到迷惘;一旦出現崩潰的情況,更令人不寒而慄。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亦多感茫然。因此,繼上兩篇聚焦技術層面的認知後,本篇將稍為談及心態與思維的部份。

50歲以上的讀者,也許仍記得35年前──1989年──那場徹底改變世界的震撼。年初,由北京蔓延至全國大城市的學生運動;年中,運動遭武力鎮壓;年底,東歐劇變,共產陣營內各政權相繼倒台,其中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被處決的一幕,更令全球為之振奮。同年,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重歸統一。至1991年,蘇聯解體、獨聯體成立,宣告冷戰時代結束。同期,台灣與南韓的專制統治也相繼瓦解,開啟自由化與民主化的歷程。從歷史的角度回望,那是一場真實發生、深刻經歷、親眼見證、親身感受的世代巨變。若想了解從占星學角度對蘇聯解體的分析,可參閱9月8日的〈由俄國革命到蘇聯(二)〉一文。

當然,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們透過電子與印刷媒體接收這些重大新聞,仍帶著一點距離感。全球化尚未如今日般深入生活的每個層面,似乎與我們的日常仍有隔閡。然而,2025年的今日,若任何一個或多個大國出現類似的劇變,其所引發的衝擊及震撼力,必定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若心態仍停留在2019年以前的風光時代——追求賺大錢、渴望穩定、甚至甘於一世做「港豬」——那麼面對當下的巨變,只會陷入無盡的苦海。若未能在心態上覺醒,反而沉迷於網上胡言亂語以麻醉自己,最終將難以自拔。

「知否世事常變/不必怨世事變,變幻原/才是永恆。」1977年無綫電視劇《家變》的主題曲,正好道出我們應如何面對現狀。特以歌詞最後一段與各位共勉:

月缺後月重圓,缺後月重圓;
始終都會相對襯。
人間的波折,經得起挫折,
始終都會不枉此生。
迎接那變幻,今生與你,擁抱著永恆。
迎接那變幻,今生與你擁抱著永恆。◇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