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調查局(HSI)調查人員近日證實,中國有組織犯罪集團正透過美國零售禮品卡、行動錢包與加密貨幣構築龐大洗錢網絡,將犯罪所得資金轉移至中國,規模或達數十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道,這項名為「紅鉤行動」(Project Red Hook)的調查發現,中國犯罪網絡藉由購買、竊取與轉賣美國零售禮品卡,將犯罪所得轉換為電子貨幣,再經中國支付平台轉移出境,形成隱蔽高效的「資金出口通道」。
HSI助理特別探員Adam Parks在採訪中指出,這些集團的最終目標是「將詐騙與其他犯罪所得轉換為可自由流動的資金」。他說:「對中國而言,龐大的貿易與支付體系提供了完美的出口管道。」
系統化跨境洗錢鏈條
調查人員表示,這一犯罪網絡在中國境內外分工嚴密,形成完整產業鏈。犯罪集團先在中國通過微信(WeChat)購買被盜信用卡資料,以加密貨幣支付,並將餘額加載到行動錢包。美國境內的操作員隨後使用這些帳戶購買蘋果手機、手提電腦等高價電子產品,再運回中國轉售。
HSI高級探員Dariush Vollenweider形容:「這套系統的運作就像供應鏈一樣精密。當消費者剛增值禮品卡時,部份資金可能已被轉走。」
「看似微小,實則驚人」
執法官員指出,禮品卡詐騙的危險在於其「看似平常」。禮品卡廣泛陳列於零售店與收銀台旁,交易通過熟悉的支付管道,損失分散在成千上萬筆小額交易中,難以被察覺或追蹤。
Vollenweider表示:「每當有人向遭入侵的卡增值,就可能有一部份資金流出國外。當這樣的交易累積上百萬次時,規模就變得驚人。」
電訊詐騙與SIM農場助力
HSI同時警告,這些洗錢網絡往往與電訊詐騙活動相互配合。犯罪者利用大規模短訊詐騙(smishing),假冒郵政、道路收費或速遞公司,誘騙受害者在釣魚網站輸入信用卡資訊。被盜資料隨即被載入電子錢包,用於犯罪集團在美國境內的即時消費。
執法人員指出,部份犯罪團體在境外架設「SIM卡農場」(SIM farms),利用成百上千張SIM卡發送詐騙簡訊,形成工業化作業鏈。
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上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附近破獲一個暗網運作中心,內含逾三百台SIM伺服器及十萬張SIM卡。起初當局曾懷疑該設施與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安全威脅有關,後來確認是金融詐騙網絡的一部份。
「代購」暗盤市場成洗錢土壤
執法官員指出,這類行為可追溯至中國長年存在的「代購」(daigou)暗盤市場。由於中國對外匯與奢侈品進口有嚴格限制,海外代購逐漸演變為洗錢管道。
美國財政部今年8月的報告估計,約有960萬美元的可疑交易涉及代購網絡,其資金源自洗錢集團在美所得。
全美各地查獲案件頻發
案件在多州陸續曝光。加州聖塔羅莎警方逮捕兩名南加州男子,在其車內與旅館房間共發現逾2.5萬張被篡改的禮品卡。新罕布什爾州三名中國籍男子因利用被盜電子禮品卡購買蘋果產品,被判聯邦監禁兩至五年。佛羅里達州另一名中國公民則因持有6,000多張非法禮品卡被判33個月刑期。
美國國土安全部正持續追查這一跨境犯罪鏈,並呼籲金融機構與零售業者加強監控,以防美國消費者的日常消費被變成國際洗錢的「燃料」。#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