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共產黨的疫情防控政策在中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震盪。那三年封控,是許多中國人永遠難以忘記的記憶,城市被鐵皮圍成孤島,社區被封條封住大門,病人無法就醫,孕婦在醫院門口流產,老人獨自離世,打工者流落街頭,孩子在封控中度過童年,許多人在漫長的封控中失去了收入、自由、甚至生命。在那些被鐵皮和警戒線封住的街道背後,是無數普通家庭的焦慮與無助。疫情本該是公共衛生事件,卻在共產黨的層層過度防控中,演變成對普通人生活與尊嚴的無聲壓迫。
2022年10月,彭立發先生登上了北京四通橋。他打出橫額,呼籲「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那一刻,他以一己之力打破了沉默,也喚醒了許多被壓抑的良知。那一刻,他不只是一個人站在橋上,而是億萬被封控、被禁言、被壓抑的靈魂的代言人。
彭立發先生的行動,不是出於個人利益,而是源於一個公民最基本的良心。他看到了疫情政策下民生的困境,也看到了中國社會對表達的恐懼。正因為如此,他的吶喊才顯得格外珍貴。彭立發的行動,是公民勇氣的象徵。他沒有武器,卻以真相為矛;他沒有權力,卻以良知為盾。他的吶喊讓世界看到,在共產黨極權的陰影下,中國仍有人願意為真理和自由承擔代價。
然而,他的呼聲並沒有迎來反思與寬容,卻換來了牢獄之災。司法本應維護公正,卻被共產黨濫用於壓制異議;言論本應是社會的安全閥,卻被共產黨當作「威脅」加以封鎖。那些質疑不公、揭露真相的人,被追捕、被消聲、被定義為「擾亂秩序」。當中國的法律成為共產黨的統治工具,當共產黨的權力凌駕於正義之上,中國社會的底線也在被悄然侵蝕。
共產黨的這種「以法之名行不義之實」的行為,讓中國社會對公平正義的信任一次次被削弱。
彭立發的命運,折射出無數普通人的處境。那些在封控中失去家人的人,那些因為說出真話而被拘押的人,他們的遭遇,是對這個時代最深的控訴。我們痛心,不只是因為一個公民的犧牲,更因為共產黨這種壓抑思想、禁錮表達的制度,正在讓整個中國社會陷入麻木與恐懼。
當表達被禁止、當真相被壓制、當懲罰成為「教育」,社會就會陷入恐懼與冷漠的循環。然而,人類的尊嚴與自由,不會因為恐懼而永遠沉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我們究竟希望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國家?一個以謊言維穩的國度?還是一個能讓人民自由表達、追求尊嚴的社會?
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高牆而停下。自由與公義,終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追求。每一個關心未來的人,都該記住那一天——一個普通人,為了真相和自由,登上了橋樑;而那座橋,也成為了通向覺醒的象徵。#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